三沙市|面积仅1.7平方公里的小岛,生活着400多头野牛,把树都差点啃完了

三沙市|面积仅1.7平方公里的小岛,生活着400多头野牛,把树都差点啃完了

文章图片

三沙市|面积仅1.7平方公里的小岛,生活着400多头野牛,把树都差点啃完了

文章图片

三沙市|面积仅1.7平方公里的小岛,生活着400多头野牛,把树都差点啃完了

文章图片

三沙市|面积仅1.7平方公里的小岛,生活着400多头野牛,把树都差点啃完了

文章图片

三沙市|面积仅1.7平方公里的小岛,生活着400多头野牛,把树都差点啃完了

文章图片

三沙市|面积仅1.7平方公里的小岛,生活着400多头野牛,把树都差点啃完了

海南省的三沙市 , 作为中国最年轻的地级市 , 有三个全国之最:
1、是全国总面积最大的市 , 陆海面积达到200多万平方公里 。
2、陆地面积最小的市 , 陆地总面积只有20多平方公里
3、人口最少的市 ,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记录 , 三沙市的总人口只有2333人 。

东岛从三沙市的这三个全国之最 , 可以看出这个市的特点 , 那就是全部由岛屿组成 , 并且面积不大 , 而且相隔比较远 。
今天要说的这个岛 , 也在三沙市的管辖范围之内 , 是西沙群岛中面积第二大的岛屿 , 面积约1.7平方公里 , 这个岛屿的名字叫做东岛 , 其距离三沙市政府所在的永兴岛约50公里 。
整个岛屿像一个长方形 , 四面环海 , 整个岛屿被绿植所覆盖 , 从高空俯瞰由于一个璀璨的绿宝石 。 这个岛之所以出名 , 并不是因为其优美的风景 , 而是因为岛上一群野牛 。

听到野牛 , 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美洲野牛 , 在短短的90年间 , 被美国人从6000多万头 , 杀到数量最少时头有750头 , 濒临灭绝的状态 。
而之所以说美洲野牛 , 是因为生活在东岛的野牛 , 与美洲野牛存在一些亲戚关系 , 东岛野牛形貌带有中国北方黄牛的特征 , 而中国北方黄牛是从西伯利亚野牛驯化而来 。 而美洲野牛也并不是美洲特产 , 其也是西伯利亚野牛 , 经过白令海峡进入美洲 。

东岛野牛来源成谜如果说美洲野牛的祖先 , 是在很多年前 , 由于白令海峡封冻后 , 有一条通往美洲的路 。
那么东岛的野牛从哪里来的呢?
这些野牛想从北方到中国最南端 , 起码要突破两层屏障 , 从北方迁徙到南方 , 然后从最南端大陆前往东岛距离数百公里 。
要知道东岛并不是由地壳运动 , 从欧亚大陆分离出的岛屿 , 而是经过上升的礁石和珊瑚贝壳沙体复合组成的岛屿 , 也就是说东岛上的野牛 , 不像其他岛屿物种一样 , 是从大陆上分离出去的 , 只有可能是后期迁移过去 。

而牛属于陆地上的哺乳动物 , 不可能从大陆最南端 , 游泳到东岛上 。 所以在上世纪50年代 , 最早发现这群野牛的驻军 , 也是感觉非常奇怪 。
不过当时在发现这群野牛的时候 , 状态都不是很好 , 一副病秧子的样子 , 而且骨瘦如柴 , 无精打采的 , 数量也只有10多头 。

这些东岛野牛呈现出这种状态 , 也在情理之中 , 由于深处与世隔绝的环境中 , 所以这些野牛都是近亲繁殖 , 在没有外来基因干预的情况下 , 这群野牛灭亡也只时间问题了 。
后来驻岛官兵为了不让野牛灭绝 , 改良这群野牛的基因 , 从外面引入一些牛 , 在基因改良后 , 这群牛的数量急剧扩充 , 最多的时候达到400多头 , 平均一头牛只占据0.00425平方公里的土地了 。

东岛野牛与人类命运息息相关由于野牛的基因改良 , 又没有天敌 , 导致野牛的数量急剧扩充 , 东岛整个岛屿的面积才1.7平方公里 , 而牛是大型的哺乳动物 , 每天所需的食物数量庞大 。
在植被被吃完后 , 这些牛群就啃咬树皮 , 这就破坏了整个岛屿的生态圈 。
2003年的时候 , 一位生物学家就登上岛屿 , 一方面是解决野牛数量庞大的问题 , 一方面是调查野牛的来源之谜 。
有关野牛的来源 , 还得益于牛粪 , 由于东岛上面只有一处低洼地上有淡水 , 所有的牛群都要到此次饮水 。

这样牛群就有了一个统一的去处 , 并且牛在喝水的时候也会排粪便 , 就这样在这块淡水地的旁边 , 就形成了牛粪的堆积层 。
最终采集堆积层最下面的牛粪经过化测定 , 发现野牛来到岛上最早的时间是在1659年前后 , 而在那时候 , 正是明末清初 , 中原大地上正经历剧变的时候 。

在那个时候牛 , 是一个家庭最重要的资产 , 所以为了躲避战乱的人 , 就带着牛逃到东岛上 , 随着动乱逐渐平息 , 逃亡到东岛上的农民 , 最终还是选择回到自己的故土 , 但是不知道什么原因 , 最后把牛群留到岛屿上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