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021年 , 八马茶业向关联方采购商品和接受劳务的关联交易金额合计分别为7336.02万元、5214.77万元、1544.75万元 , 占同期营业成本比例分别为15.48%、8.86%、1.93% , 直到2022年第一季度 , 八马茶业才将关联采购清零 。
此外 , 八马茶业还存在大量前员工控制加盟商、开设加盟店以及前员工作为股东、法定代表人或董监高的情形 , 问询函回复显示 , 涉及此情形的前员工共56人 , 涉及门店数118家 。
2018年-2020年 , 八马茶业对上述前员工加盟商实现的收入分别为2149.82万元、3583.87万元以及4875.17万元 , 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99%、3.50%以及3.91% 。
标准化、品牌化难达成近几年 , 与茶相关的资本运作正在“追年轻” , 年轻人喜欢什么 , 资本就投资什么 。 一边是现制茶饮公司奈雪的茶、蜜雪冰城先后冲击上市;一边是茶里、茶小空等袋泡茶品牌获得融资 。
而最传统的茶叶行业却仿佛并不受资本市场的青睐 。 一方面 , 茶叶本味清淡、苦涩 , 在年轻群体中的受众规模不如年长群体 , 自然缺乏“热度”;另一方面 , 茶叶市场标准化难建设 , 一些特殊品种 , 如普洱茶等甚至具备收藏交易属性 , 也不利于机构估值和预测市场 。
此外 , 国内茶叶市场较为分散 , 企业众多 。 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 , 国内新注册茶叶相关企业从2016年的14.73万家增长至2020年的32.6万家 , 同比增长4.99% 。 2020年 , 新注册茶叶相关企业在业/存续的茶企有31.36万家 , 比上年增加4.14万家 , 同比增长15.21% 。
市场分散的同时 , 国内茶叶市场目前仍未出现具有竞争力的品牌 。 招股书显示 , 2019年-2021年 , 八马茶业的市场份额分别为0.32%、0.38%、0.48% , 天福、中国茶叶、澜沧古茶等品牌市场份额最高不过0.56% , 相互之间差距很小 。
图片来源:八马茶业招股书
而虽然经历了“农药门”、被联合利华“抛弃”等 , 但采用工业化模式 , 机械化采摘、统一标准制作的立顿仍是全世界最知名的茶品牌之一 。 根据欧睿国际数据显示 , 2020年全球茶市场的零售销售总额为437.07亿美元 , 旗下拥有立顿(Lipton)、PG tip、Pukka、T2、TAZO等34个品牌的联合利华以10.2%的份额排名第一 。
被称为茶界爱马仕的TWG , 虽然来自并不出产茶叶的新加坡 , 但凭借用做奢侈品的方法做茶的概念、不断创新的调合茶形式 , 以及包装、门店设计对品牌的加深迅速开遍了世界近30个国家 。
甚至近期争议颇大的小罐茶 , 也凭借“大师作”等营销构思 , 以及适合作为商务礼品的精致包装在2018年销售额突破了20亿元 。
相比之下 , 八马茶业讲故事的能力明显不如以上品牌 。 不过 , 极少自主生产的八马茶业或许也没太多故事好讲 。
八马茶业的产品主要通过外部采购产成品 , 且报告期内前五大供应商经常变动 , 产品的稳定性很难保证 。
此前其回复上市委的问询函也显示 , 2018年-2021年 , 八马茶业涉及5起被投诉或举报事件 , 最终1起被立案;2018年-2021年上半年 , 八马茶业存在2起产品质量问题产生的诉讼 。
【创业板折戟转战主板,八马茶业“不生产茶,只是茶的搬运工”?】
推荐阅读
- “女艳匪”驼龙:因容貌太美被东北军阀争相审理,临刑前身披红绸
- 价值几十亿的元宇宙,玩家只有两位数,元宇宙的遮羞布快被扯掉了
- 俩单亲妈妈因榜一大哥起争执,争风吃醋互相诋毁,揭开行业遮羞布
- 65岁阿姨花光一万多退休金,分文不留给儿子,究竟是为什么
- 硬件预埋:羊毛出在牛身上
- 还要交易!顶级3D辅佐三巨头,要起飞啊
- 上市8个交易日,大众两次出售保时捷获利近1400亿元,上半年中国交付量下滑16%
- 大街上“高价收老酒”,原来里面竟暗藏“猫腻”,小心别中计
- 梦幻西游:盲僧误买假须弥的自救方式,将风险转嫁给下一位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