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温度为21摄氏度的超级地球开普勒22b,会是人类第二家园吗?


平均温度为21摄氏度的超级地球开普勒22b,会是人类第二家园吗?


文章图片


平均温度为21摄氏度的超级地球开普勒22b,会是人类第二家园吗?


文章图片


平均温度为21摄氏度的超级地球开普勒22b,会是人类第二家园吗?


文章图片


平均温度为21摄氏度的超级地球开普勒22b,会是人类第二家园吗?


文章图片


平均温度为21摄氏度的超级地球开普勒22b,会是人类第二家园吗?


文章图片


在浩瀚的宇宙面前 , 人类渺如尘埃 , 但作为唯一已知的智慧生物 , 我们始终没有放弃对深邃宇宙的探索 , 找到一颗真正适合人类移民的“类地行星”还是说去探索那些有可能有其他生命的星球 , 一直都是人们对茫茫宇宙进行探索的动力 。

截至目前 , 全人类的高空探测器共侦测到的数千颗系外行星 , 可与地球相似的类地行星却是凤毛麟角 , 从现在的观测结果来看 , 想要凭借观测找到文明邻居的难度十分之大 。

这些年 , 随着人类的快速发展 , 人口激增、碳排放增加 , 地球上的生态环境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不断恶化 。 霍金在去世之前 , 就成无数次告诫人们 , 如果任由温室效应发展下去 , 最多100年 , 人类将被迫离开这个满目疮痍的地球 , 如果那时的人类科技不足以支撑星际移民 , 那整个种族将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
【平均温度为21摄氏度的超级地球开普勒22b,会是人类第二家园吗?】
2011年 , 天文学家通过开普勒望远镜在距离地球600光年的地方 , 发现了一颗类地行星——开普勒22b , 据估算这颗行星与地球的相似度达到了83% , 开普勒22b也成为人类将来移民的首选星球 。 同地球一样 , 开普勒22B也处在其所属星系的恒星宜居带内 , 他的体积很大 , 是地球的2.4倍 , 与之带来的是重力的提升 。 如果未来移民开普勒22b , 那人们在地表的活动将收到重力的影响 , 变得迟滞许多 。 普勒22b的公转周期约为290天 , 他与恒星之间的距离更近 , 这也表明他将比地球更加温暖 , 这也意味着温暖舒适的原始海洋中更容易出现生命 。

透过观测可以辨认出开普勒22B也有浓密的大气层 , 与地球一样 , 开普勒22b也是岩石行星 , 在其表面可能已孕育出海洋 , 适宜的温度 , 水的哺育 , 让这颗星球上出现生命的可能性大大提高 。 如果他也能形成与地球类似的自转倾角并存在卫星的话 , 鲜明的四季、海洋的潮汐都将出现在这个遥远的星球之上 。

当然 , 生命的形成是无数偶然之中出现的必然 , 虽然相似度达到了83% , 但是阻碍生命形成过程的因素还有许多 , 失之毫厘便可谬以千里 , 这一切或许还要等到人类在可控核聚变技术实现突破 , 真正可以实现星际远航时才有答案了 。
正如霍金所说 , 近些年极端天气越来越频繁的出现 , 就连南极也出现了零上21度的高温 , 再加上新冠病毒在全球范围内肆虐 , 仿佛在全方位多角度的印证霍金的预言 。 或许 , 留给人类的时间并不多 , 寻找类地星球 , 论证移民可行性将会是未来航天科学的重点方向之一 。

早在2009年 , 星际移民的前置前段 , 专门设计用来寻找和发现类地行星开普勒望远镜就已开始投入使用 , 不同于地表的射电望远镜 , 开普勒望远镜是一艘用于探测系外行星的太空探测器 , 他被设计用来专门发现环绕恒星公转的类地行星 。
为了防止地球遮挡影响观测效率 , 全年365天全时监测目标天区 , 普勒太空望远镜定位在地-日系统的第二拉格朗日点 , 并围绕太阳轨道公转 , 现在人类确认的2841颗恒星以及恒星星系内部存在3797颗行星中 , 由开普勒太空望远镜所发现数量达到了2325颗 。

开普勒望远镜观测行星的方式也类似于视差法 , 由于距离遥远 , 恒星和行星之间的体积差在距离的影响下变得微乎其微 , 当行星围绕恒星公转在开普勒的视线前经过时 , 由于行星的遮挡 , 恒星向开普勒射出的光会减弱 , 恒星亮度会变暗 。 开普勒就可以通过恒星变暗的周期来确认行星的公转周期 。

再通过光谱测距法测定恒星与太阳的距离 , 恒星与太阳的距离 , 恒星与观测行星的距离 , 就构成了三角形的两条确定的边 , 这样就能够确定行星的大小 , 它和恒星的距离 , 以及它的质量、密度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