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支海洋游牧民族:迫于生计,演化出“异于常人”的身体( 二 )


哥本哈根大学的一支遗传学和基因学科学家团队 , 曾对巴瑶族人进行很多现代先进技术的检测 , 试图解开他们数十分钟深潜之谜 。

研究后惊奇地发现 , 巴瑶族人确有异于常人之处 , 他们的脾脏比在周边陆地生活的人要大50%左右 。 而脾脏在水下憋气中起着十分关键性的作用 。 这是因为脾脏可以储存血液 , 而血液里就包含着氧气 。 在人体潜水憋气时 , 脾脏会收缩 , 从而将储备的富含氧气的血液分布到全身 , 相当于氧气瓶 , 给人体提供氧气 。
脾脏的体积越大 , 也就意味着能够储存的氧气也就更多 , 能够使血液中有更充足的氧气可供潜水 。 这样巴瑶人就能够在水里更长时间的憋气潜行 。

那么 , 巴瑶族人为何会长出如此与众不同的“巨型脾脏”呢?
研究团队通过基因检测发现 , 巴乔人有25个基因位点和周边地区人群有显著差异 , 其中的PDE10A基因位点巴乔人“大脾脏”的最大诱因 , 而这个基因位点在周边地区的其他人群身上并没有发现 。 科学家在小鼠实验中证实 , PDE10A基因可以调节脾脏的大小 。

研究团队依据数据推测 , 巴瑶族人估计是在1万5千年前从陆地走向海洋 , 迫于生计 , 为了更好地适应深海潜水 , 在长期的“自然选择”下逐渐演化出与我们普通人“不太一样”的身体 , 其中最大的特点就是演化出一个可以长时间潜水的大脾脏 。
巴瑶人经常与周边国家产生冲突 。 为避免争端以及保护海域的渔业资源 , 一些周边国家政府纷纷引导他们上岸定居 , 解决他们没有国籍的问题 , 让它们慢慢接受了现代文明 , 他们的孩子也能接受良好的教育 。 因此这最后的海上游牧民族 , 如今也快消失在海面上了 。
【最后一支海洋游牧民族:迫于生计,演化出“异于常人”的身体】对巴瑶人的境遇 , 你是怎么看的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