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当?斯密的人性论:人类作为命运共同体相互依赖,也存在相互竞争与伤害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人们天生渴望他人的尊重 , 在同情心的影响下 , 个人逐利行为 , 培养出了人们相应的道德情操 。
因此 , 亚当?斯密证明了利己心 , 能够促进资本社会经济的发展 , 为其提供了有力的道德支撑 。
资本主义发展的中后期 , 个人利己欲望不断膨胀 , 人与人之间的金钱 , 及利益交易导致道德滑坡 , 亚当?斯密意识到正义约束 , 不能解决目前的道德危机 。
指出必须培养人们内在的道德自律意识 , 对利己进行合理化规范 , 确保个人利益及社会公共利益的高度统一 , 对社会稳定进行维护 。
亚当?斯密认为人的本性中 , 存在同情心和利己心两种天然情感 , 同情心是利他的道德情感 , 是道德品质和行为产生的前提 。
利己心是关爱自己的道德情感 , 是追求个人利益的内在情感动力 。
由于人性最首先和主要的是 , 对自我利益的关注 , 因此这种以自我利益 , 为首要关怀的行为 , 直接决定了在人类各种各样行为活动中 , 其利己心占据最重要地位 , 而自然地 , 人的另一种天然情感同情心则处于次要地位 。
亚当?斯密看到了利己心的两面性 , 同情心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利己的行为 , 使人们多同情关心他人 , 抑制自私 , 乐善好施 。
因此同情心和利己心之间 , 是一种互动关系 , 这也就是说 , 人利己心优先于同情心 , 但同时又受到后者的约束 。
人的社会性本质对于利己心 , 与同情心之间的相互关系起决定作用 , 人的社会性决定了 , 人类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
【亚当?斯密的人性论:人类作为命运共同体相互依赖,也存在相互竞争与伤害】人类作为命运共同体相互依赖 , 相互帮助 , 同样也会相互竞争和相互伤害 , 尤其是人们追求个人财富利益过程中 , 利己心的膨胀会损害他人的利益 。
推荐阅读
- 严复的理论思维:道德是高尚的行为,但也需要满足合群的要求
- 康德提出:人为自然立法,自然界是具有必然性的,这一命题改变了认知模式
- 两男子吃自助餐剩下满桌蟹心的黄和膏,男子:吃干净是没钱人的吃法,他们在哪都是这个吃法。
- 意识是如何产生的?科学家公布了答案
- 你认为科学的真理有很多错误吗?
- 跑得比猎豹快的机器人:还能游泳跳跃 大小仅为毫米级
- 太阳系最大的行星被排除在太阳系外?
- 这封小女孩的书信,或许揭示了真实的平行世界!
- 豪车有做过碰撞测试?难道豪车都是安全的?
- 人类对太阳系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