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轮胎 , 是我们在买车过程中极易忽略的一个部件 。 注意 , 这里我们说的是轮胎 , 不是轮毂 。
一方面 , 轮胎在车辆出厂时就完成了匹配 , 让我们几乎没法选择;另一方面 , 人们往往更关注轮毂的样式而非套在轮毂上的这层“橡胶”(因为看上去都差不多) 。 当然 , 少部分人会对轮胎的品牌、舒适性、静音性和耐磨性等指标进行了解 , 但往往也只是“了解”而已 。
那么 , 轮胎的选择 , 有那么重要吗?
答案是肯定的 。
以笔者亲身经历为例:
这个国庆假日 , 笔者的车在高速上胎压报警了 , 不过因为是防爆胎的原因 , 笔者并没有太在意 , 以为只是像以前一样扎了个钉子而已 。 因为防爆胎(又名“缺气保用轮胎”)是可以在缺气的前提下 , 以一定的速度继续行驶几十甚至上百公里的 。
之后笔者继续以最高120公里的时速行驶 , 直到第二次胎压报警 , 我开始祈祷车辆不要在高速上出大问题 。 好在轮胎坚持40多公里顺利到达了高速收费站 , 在这里下车做了核酸检查 , 接下来就可以直接回家了 。 但就是核酸检查这十多分钟的时间 , 才发现左后轮已经彻底没气了 。 尝试用随车携带的充气泵加气 , 结果是一边加、一边漏 , 也看不到轮胎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
怎么办?想到离家只有10多公里了 , 又是防爆胎 , 管他三七二十一 , 打开双闪 , 硬着头皮继续开回家 。
接下来的十几公里 , 可以明显感受到问题轮胎与地面摩擦的心有余力而不足 , 但笔者仍以最高50公里左右的速度开到了家附近的汽修店 。 此时卸下轮胎才发现 , 内壁已被扒开一道5cm左右长的口子 , 中间还有一个大洞 。 彻底废了!
这次经历让我对防爆胎和非防爆胎又有了新的认识 。
在此之前 , 我曾一度想要将车辆原厂配备的防爆胎换成非防爆胎 。 因为长期体验下来 , 防爆胎确实很硬 , 加之胎噪相比非防爆胎更大 , 影响舒适性 。 但考虑到防爆胎在被砸钉子等情形下可以继续行驶(至少不会那么轻易的把你仍在旅途中) , 所以最终出于“安全”考虑 , 还是放弃了 。
现在看来 , 这个决定是正确的 。
关于防爆胎和非防爆胎该怎么选?在经历这次高速爆胎之后 , 我有了更明确的答案 , 仅供大家参考 。
在价格相仿、实力相当的前提下 , 选择有防爆胎的那一款 。 原因有三:
1)防爆胎跟非防爆胎比起来 , 特殊的构造和材质 , 更厚、更硬 , 能够在轮胎泄气之后支撑汽车的重量且不易脱落 , 进而保证车辆可以继续行驶一段时间 , 且不会轻易伤到轮毂 。
2)如果非严重爆胎事故 , 当轮胎出现漏气或者失压的情况下 , 防爆胎依然可以80公里时速继续行驶80公里以及更多里程(之前笔者的车辆被扎了钉子 , 继续行驶了数日才发现) 。 所以 , 将你抛在旅途中尤其是高速上的几率会更低 , 更安心也更安全 。 还可以节省不必要的拖车救援等费用 。
3)正因为“特性2)” , 所以装备防爆胎的车辆一般没有额外的备胎 , 对一般家用车而言可以预留更多的后备箱空间 。 不过这也是一把双刃剑 , 在防爆胎彻底废掉的情况下 , 往往只能坐等更换新胎 。
不过 , 相比非防爆胎 , 防爆胎也有其自身的劣势 。
除了前面说的胎壁偏硬导致的胎噪进而影响舒适性 , 这也使得车辆在行驶时不适合“硬碰硬” , 比如在通过突起较高的减速带或马路牙子时 , 最好及时减速 。 另一个就是价格较高 , 有的甚至是非防爆轮胎翻倍的价格 。
不过 , 鉴于防爆胎的特性 , 例如笔者的这次经历 , 没有把笔者抛在高速上 , 没有叫拖车 , 自始自终没出现轮胎安全事故 , 想想 , 还是值得的 。 毕竟 , 出门在外 , 没有什么比安全更重要 。
当然 , 也不是说非防爆胎不安全 。 一部分的高端豪华车依然使用的是非防爆胎 , 只能说明两种轮胎各有千秋 。
推荐阅读
- 这辆「大牛」有何不同?|自游家 NV 静态体验
- 开车哪些情况下需要全力踩刹车?是一脚踩死,还是缓一下再踩死?
- 奥迪为什么不使用防爆胎?不只是节约成本,关键是舒适性不符
- 欧洲备战寒冬,义乌老板娘卖出80万个热水袋:工厂24小时运转
- 玉米事件落下帷幕,董宇辉被骂惨顶不住压力要辞职,网友纷纷留言劝解
- 人口流失一千多万,东北“老铁”都去哪了?
- 宝马车把防爆胎换成普通轮胎行不行?
- 骑行经常爆胎的注意了,多涨知识避免驮车
- NBA选秀权价值排名最高的8支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