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的“目的王国”理论:公意是可以实现的,它是一个完全独立的存在者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一书中 , 是这么描述公意的:公意是着眼于公共利益 , 是砍去私人利益后剩下的 , 所有人共同需要的利益 , 而不是所有人的私人利益的简单加总 。
这个筛选公意的方法 , 相似地出现在康德对“目的王国”的阐述 , “只要我们抽象掉理性存在者的个人差异 , 抽象掉他们的私人目的的全部内容” , 就能够得到一个目的王国 。
如果说在政治层面 , 公意的实现是可能的 , 那么在道德层面 , 按形成原则来设想 , “目的王国”也是可能的 。
在目的王国中 , 有两个部分构成:成员和首脑 , 成员就是能够普遍立法的理性存在者 , 并且自身也服从这些法则;
首脑的地位比较特殊 , 康德在此做了专门的描述 , 它不是像成员那样 , 仅靠意志的道德准则 , 就可以属于目的王国 。
“只有当它是一个完全独立的存在者 , 无需所求 , 与其意志相应的能力 , 也不受限制的时候 , 才得以保持” 。
如果对此加以分析的话 , 首脑这个概念指向的 , 并非是和成员一样的有限理性存在者 , 而是一个无限理性存在者 。
完全独立和无所需求说明 , 它是不需要原因和动力的 , 可以自足的;自己的意志能力不受限制 , 说明他有无限的能力 , 来保证他想到什么就可以做到什么 。
这样一个存在者 , 绝对是远超出人的属性 , 而需要归于宗教中“上帝”的名义 。
在“目的王国”中 , 首脑和成员还有一个重要的差异是 , 首脑由于其无限性 , 不必像有限的人一样 , 必须服从道德法则 , 履行道德义务 。
而这个差异也恰恰是给人以尊严的所在 , 人的尊严就在于道德能力 。
人在这一生中 , 需要不断的和自己的私欲做斗争 , 不断的通过努力去克服自然的倾向 , 不断的约束自己的恶 , 而向着道德和至善前进 。
【康德的“目的王国”理论:公意是可以实现的,它是一个完全独立的存在者】这种人的理性能力 , 恰恰就是使人区别于动物的地方 , 使人的人性被尊重 , 被当作“目的”对待的原因 。
推荐阅读
- 雪豹是动物世界里的传奇,你知道吗
- 石油是生物变的,科学界的主流结论,为何很多人觉得十分可笑?
- 2014年,江西一男子假扮“少妇”网上交友,河南老汉被骗24万
- 广东一男子被老婆“无情”拒绝,边晾衣服边吐槽:婚前给我画大饼
- 二手房交易,9条风水禁忌一定要注意,入住体验的关键
- 观察|Z世代争相“养娃”?可爱经济席卷饭圈
- 沙漠里发现鲸鱼化石,这里曾是一片汪洋,有成群的鲨鱼在这里生活
- 《獾的礼物》:讨论死亡、尊重生命、保持热爱
- 安徽湖泊水位大降!出现万人抓鱼的场面,鱼会被抓完吗?
- 【京娱Meta】是搞短视频的吗?主体公司联合发起单位是什么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