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千里旅程,中途致命邂逅,1965年武汉龟山无名女尸案侦破纪实( 二 )


凶手是谁?在查明死者身份的同时 , 追寻凶手的工作也在紧张进行 。
9月5日下午 , 一男孩在龟山上捉蟋蟀时 , 从案发现场100多米外的山腰草丛中 , 捡到一件男式灰色短袖翻领棉毛衫 , 上有喷溅的赭褐色血迹 , 随即交给公安部门 。
经化验 , 棉毛衫上的血迹与死者血型相同 。
9月6日 , 一位三轮车工人看到张贴的《通报》 , 来到刑警大队反映情况 。

9月4日下午15点左右 , 他的三轮车停在汉口武胜路口 , 有一个身材高大、黝黑皮肤、年约30岁的男子 , 手提一个女式黑提包 , 慌慌张张从江汉桥走来 。 他二话没说 , 就坐上三轮车 , 操着河南口音 , 叫把车子踩到大智门火车站 。
三轮车蹬到老法院附近 , 只听“叭”的一声 , 一只茶叶蛋从车上甩到街心 。
蹬车的工人好奇地回头一望 , 只见他神色慌张 , 正翻动着提包里的东西 , 还不时地从提包里摸出茶叶蛋 , 甩到街上 。
三轮车到了六渡桥 , 那人突然叫停 , 下了车 , 却按到大智门的路程付了车费 , 然后步行离开 。

汉口民众乐园附近的人民浴池 , 服务员刘老头反映 , 4日下午15点半 , 浴池来了一个高高大大、黑黑皮肤、操河南口音的顾客 , 他一进店 , 就掏钱请刘师傅帮他买一包好烟和一两好茶叶 。
老刘把两样东西买回 , 那人先泡了一杯浓茶 , 接着拆开烟盒 , 很大方地逢人递了一根 。
喝过茶 , 抽了烟 , 然后脱衣 , 吩咐刘师傅把他里里外外的衣服冼一洗 , 才进去洗澡 。
半小时后 , 他从澡堂出来 , 把刚冼好的湿衣裳穿上 。
临走 , 他从一只黑提包里拿出一包芝麻和四个梨子 , 送给刘师傅 , 以表谢意 。
刘师傅觉得他行为反常 , 看了《通报》后 , 顿生疑窦 , 便带着梨子和芝麻来公安部门报案 。
刘师傅带来的四个梨子 , 是青皮的 , 芝麻用半张《湖南日报》包着 。
同时 , 侦查员们在查访9月4日中午前后卖过榨菜肉丝面的餐馆时 , 又发现一条线索 。
当天下午13时许 , 汉口江边的集稼咀合作餐馆 , 来了一男一女 , 男的个子高大 , 女的身材矮小 , 两人在餐馆各吃了一碗榨菜肉丝面 , 男的还把自带的半瓶白酒喝了 , 酒瓶丢在餐馆里 。
酒瓶上的商标显示 , 是河南郑州产的 。
一条条线索 , 通过各种渠道 , 源源不断地向专案组汇集而来 。
侦查员们象理乱麻一样 , 从纷纭复杂的线索中理出头绪 。
经反复研究讨论 , 作出了两个暂定的假设 。
在合作餐馆吃榨菜肉丝面、喝双桥酒的人 , 在武胜路口坐上三轮车的人 , 和在人民浴池洗澡的人 , 口音、体貌、举止、年龄都相近 , 有可能就是一个人 , 也就是杀害黄宗跃的凶手 。
在第一个假设的基础上 , 侦查员作出第二个假设 。
9月4日上午11时左右 , 凶手和被害人在武昌火车南站相约出游 , 他们步行到江边 , 乘轮渡过江 。
下午13点多 , 到了汉口集稼咀码头附近的合作餐馆 , 吃了一碗榨菜肉丝面 , 男的还喝了半瓶酒 , 然后沿江步行 , 到了龟山 。

凶手见四周无人 , 从地上拣起一块石头 , 猛击正在欣赏大桥风景的黄宗跃后脑 。
受害人应声倒在血泊中 , 凶手趁机脱下她的手表 , 拿走她的黑提包 , 勿勿下山 。
下山途中 , 热燥难当 , 加上沾了血迹 , 就将棉毛衫脱下 , 随手抛入草丛中 。
下山后 , 从长江大桥的汉阳桥头 , 一路跑过江汉桥 , 直奔武胜路口 。
侦查员实地走了一趟 , 一看时间 , 发现恰好是下午15点左右 。
然后 , 侦查员乘三轮车到六渡桥 , 下车没走多远 , 又进入人民浴池 。
刘师傅说得不错 , 这时是下午15点半左右 。
接着 , 侦查员们还对凶手和被害人之间的关系作了分析 。
他们认为 , 有三种可能 。

  1. 纯属旅途中萍水相逢 , 这种可能性最大 。
  2. 凶手是从湖南尾随被害人来的 。
  3. 凶手与被害人事先有约 , 知道被害人到达武昌火车站的准确时间 , 从陕西女方的工作单位赶来 。
【3千里旅程,中途致命邂逅,1965年武汉龟山无名女尸案侦破纪实】分析、设想是否正确 , 还需事实来作回答 。 侦查组立即兵分两路 , 前往湖南、陕西调查 。
兵分两路侦查员在长沙下了火车 , 便直奔邵阳 , 很快找到了受害人黄宗跃的家 。
黄宗跃 , 是一个已婚女子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