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发现!《自然》封面:中国科学家发现世界级化石库,揭秘“从鱼到人”关键环节( 二 )



▲双列黔齿鱼(图片来源:HemingZhang)
此外 , 关于新塑梵净山鱼(Fanjingshaniarenovata)棘刺的发现显示 , 早在志留纪早期 , 原始软骨鱼类已经演化出典型的栅棘鱼形态 , 同时具有硬骨鱼类的组织学特征 。 上述进展也让奥陶纪、志留纪鱼类鳞片和棘刺化石分类位置的长期争论尘埃落定 。

▲新塑梵净山鱼(图片来源:HemingZhang)
总体而言 , “重庆特异埋藏化石库”和“贵州石阡化石库”的发现在古生物学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展示了志留纪鱼群特别是有颌类的面貌 , 揭示了早期有颌类崛起的过程:最迟到4.4亿年前 , 有颌类各大类群已经在华南地区欣欣向荣;到志留纪晚期 , 更多样、更大型的有颌类属种出现并开始扩散到全球 , 开启了鱼类登陆并最终演化成为人类的进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