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尸香鱼露:受害者被发酵成酱料


泰国尸香鱼露:受害者被发酵成酱料


文章图片


泰国尸香鱼露:受害者被发酵成酱料


2003年七月 , 泰国警方逮捕了一位名叫宋猜的男子 , 随着他的认罪 , 一桩历时6年的连环杀人案最终告破 。
1997年9月 , 泰国警方在湄南河边发现了一具尸体 , 由于近几天天降大雨 , 尸体泡水已严重浮肿 。 经法医尸检 , 死者为女性 , 腹部被刨开 , 肝脏缺失 , 死亡时间一周左右 。
尸体发现地位于大城府北部20公里处的一处河沟里 , 大城府是泰国著名的旅游城市 , 其大城古城遗址虽历史不如吴哥窟 , 但知名度丝毫不弱于任何古城遗迹 , 其“树抱佛头”这一景点更是世界闻名 。 命案的发生 , 使大城府的旅游业深受打击 。
由于大雨冲刷掉了现场痕迹 , 警方一时难以找到案件的突破口 , 但根据法医的尸检和警方的勘探来看 , 凶手行凶的地点并不在河边 , 那里只是抛尸地点 。
泰国警方于是从死者的人际关系出发来调查案件 , 经过对比失踪者名单和走访排查 , 最终确定了死者名叫瓦妮达 , 时47岁 , 独居在大城府 , 亲戚朋友只有一个妹妹 , 出事那天正是在看望完住在华富里府的妹妹往回赶 。
警方排查了瓦妮达的人际关系后 , 发现其并未与人结怨 , 而且为人和善 , 平时在大城府景区内卖奶茶也总是笑容满面的 。
这样一来 , 案件又进入到了死胡同 。 于是警方的调查又转向了另一个疑点 , 那就是死者为什么会被开膛破肚而且肝脏缺失 。 一般来说 , 凶杀案尸体出现器官缺失 , 很大可能是黑市的器官买卖 , 但那些一般缺失的是肾脏或者心脏、眼角膜 。 肝脏是有再生功能的 , 就算被切除百分之七十 , 仍可以再生到原来的水平 。 根本没必要杀人取肝 , 更何况器官移植为了减小排异反应的产生 , 一般是亲属间移植最好 , 而受害者唯一的亲人妹妹肝脏没有任何问题 。
这件案子慢慢地变成了悬案 , 一直到两年后第二桩命案的发生 。



市面上常见的鱼露
1999年12月 , 在巴吞他尼府的水沟里再次发现了一名死者 , 同样是被开膛破肚 , 同样是肝脏缺失 。 警方没有找到这名死者的身份信息 , 最后通过他的随身物品判断 , 这是一名来自老挝的偷渡者 。 但老挝大使馆将此案件传回老挝国内 , 但以老挝警察贫穷、落后的办案手法 , 自然是不会得到什么突破 。 好在此时泰国的雨季已经过去 , 正值温和的凉季 , 因此警方发现了一条关键性的证据——鱼露的气味 。
鱼露是我国南方乃至整个东南亚常用的调味酱 , 用小鱼小虾腌渍、发酵再取汁制作而成 , 不同地区的鱼露气味各有不同 , 而泰国的鱼露 , 恰好拥有浓烈刺鼻的味道 。 尸体既然有鱼露的气味 , 那死者肯定去过附近的餐馆用餐 , 或者接触过和鱼露有关的人或地点 。
但单靠这一条线索来破案实在是太难了 , 因为泰国几乎所有人都和鱼露有接触 , 更何况巴吞他尼府还紧挨着泰国首都曼谷 , 人员流动量极大 。 案子再次陷入停滞 。
2003年五月底 , 第三具尸体被发现 , 发现地在曼谷西南郊区 , 开膛破肚 , 缺少肝脏 , 带鱼露气味 , 这三个要素一个不少 。
看着新出现的受害人 , 警方一下子就想到了什么 , 三名受害者被发现的地点十分的连贯 。 从曼谷西南郊区北上就是巴吞他尼府 , 巴吞他尼府再沿着湄南河往北就到了大城府 , 这很有可能是凶手常走的一条工作线路 。 除了第一具尸体因大雨冲刷找不出线索 , 其余两具皆有鱼露气味 , 警方推断凶手从事和鱼露或者餐饮相关的工作 , 有可能是配送、采购或者生产人员 。 在工作线路上随机寻找受害者行凶 。 第一具尸体最初也沾染上了鱼露的味道 , 只不过被大雨冲刷掉了 。 而凶手的工作地 , 应该就是这条线路的周边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