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年毛岸青携邵华回中南海,主席沉默良久,缓缓在纸上写了四个字( 二 )


无论对敌人还是常人而言 , 这应当都是再简单不过的选择 。
你杨开慧一个年纪轻轻的弱女子 , 上有老母 , 下有几个年幼小孩 , 只要说句离婚 , 就能保住性命 , 好好地活着与家人们呆在一起 , 应当不假思索就能做出抉择 。
而杨开慧也的确是不假思索 。
她坚决不与毛泽东离婚 。
“我奶奶是非常坚贞的 , 不同意 , 宁愿牺牲 , 也不离婚 。 ”毛新宇含着热泪回忆道 。

杨开慧不仅要坚守自己的政治理想 , 也要守护与丈夫的爱情 , 她无论如何都不会做出背叛理想、背叛爱情的举动 , 即便守护的代价是要为此付出生命 , 也在所不惜 。
于是在监狱里关了20天 , 杨开慧走向刑场 。
杨开慧就义前只留下两句遗言 。
“死不足惜 , 惟愿润之革命早日成功 。 ”
“我死后不作俗人之举 。 ”
毛新宇对此作出解释 , 奶奶不希望死后举办任何形式的葬礼 。
杨开慧的29岁生日是在监狱里度过的 , 而她的生命也永久定格在年满29后的第8天 。

流离失所的岁月杨开慧牺牲后 , 毛岸英和保姆被亲友们保释出狱 , 回到外婆家继续生活 , 然而国民党军警特务锐利狠辣的视线依旧没有从几个孩子身上挪开 , 他们密切监视着三个孩子 , 希望他们能成为抓住毛泽东的诱饵 。
因此长沙地下党对三个孩子的情况十分忧心 , 害怕他们会遭遇不测 , 同时 , 上海地下党也听说了杨开慧被害的消息 , 正好他们以宋庆龄的名义创办了一所“大同幼稚园” , 秘密收养共产党人子女和烈士遗孤 。
他们建议长沙地下党设法把毛泽东的三个儿子接到上海幼稚园 。
于是毛岸英的舅妈李崇德和外婆带着三个孩子辗转来到上海 , 被毛泽民夫妇接到家中 , 这座城市无限繁华奢靡 , 然而浮华表面却暗潮汹涌 , 杀机四伏 。

只有3岁的毛岸龙身体最弱 , 又失去母亲 , 一路随大人辗转颠簸 , 一到上海就开始生病 , 入园后不久就因急性痢疾窜稀高烧不断 , 被送往医院就医 , 最终抢救无效夭折于医院 。
小弟弟的死给予毛岸青很大刺激 , 他本就是个心思敏感的孩子 , 母亲被害 , 又被迫离开熟悉的地方 , 一路惊惶奔波 , 来到陌生的上海 , 小弟弟也病死在这里 , 一桩桩惨事如同棒槌狠砸在这个孩子脆弱的神经上 。
年幼的毛岸青如同患上自闭症 , 终日沉默寡言 , 不和同龄人玩耍 , 也不跟大人交流 。
他们只在幼稚园呆了一年 , 就因上海形势收紧 , 幼稚园原地解散 , 兄弟俩被园长董健吾当作重点保护对象带回家中 , 为了躲避敌人耳目 , 董健吾接连让孩子们定期更换住所 。

没有家庭愿意养两个吃白饭的孩子 , 所以毛岸英兄弟俩每到一个陌生家庭 , 就要尽力帮这个家做事 , 卖报纸、捡破烂、帮忙推人力车过上坡 , 睡过大马路 。
毛岸青后来回忆起那段凄惨的童年经历 , 感慨称他们就像三毛一样 , 甚至比三毛更不幸 , 三毛走投无路了还能发挥小痞子作风偷偷东西 , 还被有钱商人收养当过干儿子 , 而兄弟俩就算饿死 , 也不会去偷人东西 , 也没有有钱人去接济他们 。
那段悲惨经历不仅给年幼的毛岸青留下终身难以痊愈的心理创伤 , 也给他的身体造成很大伤害 。

在寄宿在一个新家庭时 , 那个家庭的女主人很厌恶这两个吃白饭的陌生孩子 , 经常非打即骂 , 毛岸青因没烧好炭 , 就被女主人用炭钳子狠狠打在头上 , 打得头破血流 。
毛岸英悲愤之下背着被打得半死不活的弟弟连夜逃出了那个家——在大街上流浪 , 也比寄人篱下被活活打死强 。
在街头流浪时 , 毛岸青又被外国巡捕殴打 , 脑部再度受伤 , 留下了终身后遗症 。

兄弟俩在上海漂泊流浪了思念 , 后来国共停止内战 , 共同抗日 , 董健吾与张学良重逢 , 两人此前因兴趣相投有些交情 , 董健吾拜托张学良将家里的两个共产党人的孩子送去国外读书 。
张学良一口应下 , 并愿意出10万法郎资助革命战士的后代 。
于是在张学良的安排下 , 毛岸英、毛岸青兄弟几经辗转去了苏联读书 。

1938年 , 从苏联回来的人给毛泽东捎来了岸英岸青的照片 , 毛泽东终于再次看到了儿子 。
1927年分别 , 十年未能相见 , 当毛泽东粗粝的手指抚摸上那张薄薄的相片 , 看着照片上的两个孩子 , 他热泪盈眶 。
“岸英和岸青他们从小吃百家饭、走万里路长大的 。 ”毛泽东流着泪道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