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的算力还不足以模拟足够多的真实细节 , 网络基础的建设仍需提高 , 以及缺乏能够互通、延续社交的元宇宙 , 想要跨入《黑客帝国》所展现的世界 , 在可预见的未来 , 技术瓶颈依然存在 。
这便是“体验感差”的主要原因 , 应用层超前底层 , 人们用想象中成熟的“卖家秀”来评判起步不久的“买家秀” 。
而体验感对广告营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 传统营销的关键是信息的传达告知 , “因为原来信息的获取相对不对等 。 ”苏同解释说 , “随着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的普及 , 简单的告知作用下降 , 对内容、对体验的要求越来越高 。 ”
换句话说 , 消费者渴望的不仅仅是信息 , 更是体验 。
虽然无数企业每天都在竞逐人们的眼球 , 但消费者却在拒绝广告 , 不仅日渐重视隐私 , 也学会了自动过滤 , 把广告当作无关紧要的背景 。
而据相关调查显示 , 大众一般只能记住约10%阅读过的东西 , 20%的声音和30%的画面 , 体验和经历却能记住90% 。
这恰恰是元宇宙的最大优势所在 , 元宇宙带来的沉浸感 , 容易让人进入心流 , 投入感情 , 创意与技术相辅相成 , 才会使受众产生共鸣 。
对品牌而言 , 尽管当下元宇宙考验的仍是将现实世界的商品或体验融入到元宇宙的生态中 , 但在未来 , 品牌不仅需要提高虚实结合的能力 , 还要思考如何在虚拟世界里打造出适应该生态的商业模式 , 而不是只视其为一个新的营销渠道 。
因此 , 品牌需要思考的是 , 在虚拟与现实的边界消失后 , 想要引导粉丝走向哪里?要打造何种情景来满足消费者——在什么样的场景中 , 提供什么价值 , 来如何满足人们?
每一个现实生活中未被满足的需求 , 都有可能是带领品牌前往元宇宙的流量入口 。
(提示:文章内容仅供学习交流 , 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就业参考建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