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1968年 , 美国人用一个实验预言了人类命运 。 他们为老鼠搭建了一个资源充足的理想世界 , 以为老鼠可以无限繁殖 , 谁知雄鼠拒绝社交 , 雌鼠开始吃小鼠 , 最终整个鼠群因为心理病态而灭绝 。 这就是著名的“老鼠乌托邦”实验 。
“乌托邦”是指一个没有饥饿 , 没有痛苦的理想社会 。 1946年 , 29岁的卡尔宏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做生物学研究 , 他突发奇想要体验一次当造物主的感觉 , 于是开始执着于为老鼠们构建乌托邦 , 并且在自己的一生中进行了20多次实验 。
这一年 , 第一个“老鼠乌托邦”诞生了 。 他在马里兰州租下一个930㎡的谷仓 , 里面摆放着充足的食物和水 , 环境温度也非常适合老鼠的生存 。 根据他的计算 , 1号乌托邦最多可以同时容纳5000只老鼠生存 。 然后他将5对挪威大鼠放了进去 , 以验证自己的猜想 。
然而 , 鼠群的数量却并没有如想象中那样暴增 , 而是在数量突破200只以后开始下降 。 此后 , 老鼠种群的数量总是在150只上下浮动 , 并且在持续1年多的实验时间里 , 越往后 , 种群数量的变化幅度就越小 。
卡尔宏开始观察老鼠们的表现 , 结果发现 , 一旦种群数量突破150只 , 老鼠们就开始拒绝交配 , 并出现一些诡异的行为 , 比如吃土 , 互相吹气和聚集在一起互相攻击 , 仿佛有某种神秘力量在控制它们 。
不甘心的卡尔宏在后来的10多年时间里 , 反复进行了无数次类似实验 , 并且不断调整环境条件 , 希望找到一个真正的“老鼠乌托邦” , 然而老鼠们的表现却没有多大的变化 。
于是卡尔宏把这种拒绝生育的行为叫做“行为沉沦” , 并且得出结论 , 老鼠根本无法逃脱因为人口密度增加而带来的行为沉沦 。
这不免让人们联想到人类自身 , 因为同为哺乳动物 , 同样有社会和阶级性 , 同样处在社会人口大爆发的时期 , 老鼠的命运会不会预示着人类的命运?科学家们发出了这样的担忧 。
实验仍在继续 。 1968年10月 , 卡尔宏设计出了一个迄今为止最适合老鼠生存的“乌托邦”——25号宇宙 。 这是一个高1.4米 , 长和宽为2.6米的长方体金属盒子 。 墙壁上建造着用金属网隔开的“公寓” , 老鼠们从中心区域穿过铁网隧道就能抵达公寓 , 获得食物和水 。
如果顺利的话 , 当老鼠数量超过3840只时 , 会出现住房短缺;超过6144只时 , 它们会开始争夺水资源;超过9500只时 , 就会有老鼠饿肚子 。
4对老鼠被放入了25号宇宙 , 它们划分了领地并自己配对繁衍 。 自从104天第一窝老鼠诞生以来 , 到第315天 , 第620只老鼠诞生为止 , 它们的种群数量达到了环境承载量的十分之一 , 仍然有足够的资源供它们生养 , 但是老鼠的生育率开始下降了 。
卡尔宏观察到 , 老一代的老鼠们仍然在正常繁育后代 , 但是新生的老鼠们则表现异常 。 新生的雄鼠们聚集在广场中心 , 漫无目的地追逐 , 也很少追求雌性;而一些雌性老鼠也开始搬入高层公寓 , 拒绝社交 。
实验第560天 , 随着老一代老鼠的死亡 , 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持平 , 种群数量在2200只左右陷入停滞 。
情况还在不断恶化 , 雄鼠们开始变得狂躁不安 , 很容易被激怒并互相攻击 , 最终演化出混战 。 但是后来 , 随着最后一批老一代老鼠的死去 , 新生老鼠们成为了社会主要成员 。
新生代们的数量太多了 , 它们在狭小的空间里不断互相侵犯领土 , 发生一次两次的时候 , 它们可能会互相驱赶 , 但是到最后雄鼠们躺平了 , 它们搬入了高层公寓 , 拒绝社交 , 甚至除了吃喝以外 , 就是打扮自己 , 这些爱美的雄老鼠被卡尔宏称为“美丽鼠” 。
雌鼠们也开始变化 , 一开始它们在失去雄鼠庇护后 , 只能独自保护领土 , 养育后代 , 这让它们变得更具攻击性 。 后来 , 雌鼠们缺少交配 , 不再需要抚养后代 , 于是开始争夺领地 , 互相攻击 , 甚至吃掉新生的幼崽 , 以至于幼崽的死亡率接近90% 。
第三代新生老鼠们在仇视、攻击和暴力环境下长大 , 缺乏教育的它们失去了领地和养育后代的概念 , 继续重复着杀戮 。
推荐阅读
- 母狮捕食野牛,雄狮不帮忙反而扑到母狮背上,野牛逃脱追着雄狮跑
- 人类对贞洁看得很重,为什么动物没有贞操观?
- 奏大的梦想会实现,宇宙煎饼会卖到火星?后代仁叔亲口告诉他
- 能不能用基因技术让驴和马杂交的骡子拥有繁殖能力?为什么?
- 案例:老人追赶偷鱼男子时,双双掉进鱼塘致男子死亡,二审无罪
- 长相俊美的黑颈鹤从高处垂下身子,接近和你打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