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陵内部有多少水银,看看山顶的石榴树,我们或许就清楚了( 二 )


既然水银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常见 , 秦始皇陵中的水银到底有多少?
司马迁在《史记》中曾这般写道:
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 , 机相灌输 , 上具天文 , 下具地理 。
这也就是说 , 秦始皇陵内部的可以流动的液体 , 几乎都是水银 , 而后世有些人根据秦始皇陵的结构 , 做出其中水银储量应该在100吨左右 。
那么秦始皇陵地宫中如此大量的水银又是从哪来的?

这就要说说秦朝时期的奇女子巴寡妇清了 , 她是中国最早的女企业家 , 也是秦始皇地宫建设原料的供应大户 , 司马迁对这位奇女子也进行了重笔描绘 , 而她的家族主要的营生是经营和冶炼丹砂 。
由此便可推论 , 秦始皇陵地宫中的水银 , 应该就是巴寡妇清家族动用全族的力量和财富搜集和冶炼出来的 , 不然她也不会被秦始皇如此重视 。
山顶的石榴树根据中国地质调查研究院探测证明 , 秦始皇陵地宫中的水银有着东南、西南强 , 东北、西北弱的分布特征 , 如果地宫中水银真的代表了大江大河 , 那么强的位置正好对应着渤海和黄海 。
这也进一步说明 , 地宫中的水银含量超乎我们的想象 。

上文我们已经提高了水银的化学性质 , 这也就意味着无论地宫密封再严实 , 水银也会挥发 , 所以秦始皇陵上的石榴树自然也会受到影响 。
一般来说 , 石榴树在普通的土壤中能长到2-4米的高度 , 但是骊山上的石榴树在个头上明显偏小 , 虽然有些石榴树也结出了果实 , 但几乎都不能食用 。
人们对这些石榴进行了化验 , 发现其中的水银含量非常高 , 已经严重超过了普通果实所含有的标准 。
地宫在骊山的底部 , 而石榴树则长在骊山的顶部 , 中间相隔整个骊山 , 但即便如此这些石榴树还是受到了地宫水银挥发的影响 , 由此可见 , 地宫之中的水银储量一定相当惊人 。

人们虽然知道秦始皇陵就在骊山 , 但是只能望洋兴叹 , 时至今日 , 我们依然没有要打开这座宝藏的勇气 。
秦始皇陵已经在地底沉睡了数千年 , 这也证明了它具备继续沉睡的条件 , 盲目去挖掘势必会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 。
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 , 当我们掌握了能打开和保护地宫的条件后 , 秦始皇的神秘面纱也会被揭开 , 我们现在则只能拭目以待 。
参考文献:《史记》/《水经注》/《临潼县志》等 。
(图网 , 侵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