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作为中国人 , 当我踏上科研这条道路时 , 解决世界性难题就成为了唯一的目标” , 这是白蕊在第22届“世界最具潜力女科学家”颁奖仪式上发表的获奖感言 。
她凭借对RNA的研究 , 一举让我国在生物领域享有了极高的话语权 , 更令人振奋的是 , 获得该奖项时 , 她才刚满27岁;与此同时 , 和那些年少时就巡游四海的学者不同 , 自从白蕊踏入科研领域开始 , 她从未踏出过国门一步 , 换句话来说 , 她完全算得上“土生土长”的中国科学家 。
今天就和大家聊聊这名90后究竟有何过人之处?而她的研究对我国又有着怎样的意义呢?
1992年 , 白蕊出生在内蒙古的一个工薪家庭中 , 相比于很多家长都将心思放在工作上 , 白蕊的父母可以说整天都围着女儿转 。 当然 , 她的父母并不溺爱她 , 而是尽自己所能 , 最大限度地开发女儿的兴趣爱好 , 也正因如此 , 从小在父母精心呵护下长大的白蕊 , 不仅知书达理 , 更是养成了喜欢挑战 , 好奇心强的性格特点 。
在上小学时 , 白蕊显现出了思维活跃的优势 , 彼时她总能用最短的时间理解老师讲的知识 , 在语数英这样的基础科目上 , 她无需太多努力 , 就能考出名列前茅的成绩 , 而科学类的科目则完全激发了她的好奇心 , 不管是诸如小孔成像这样的物理知识 , 还是动植物等有趣的自然现象 , 都让白蕊深深地感到了着迷 。
白蕊的父亲曾回忆道:女儿小的时候经常缠着自己问问题 , 常常上一句还在问鸟儿为什么会飞 , 下一句就转移到水为什么会出现倒影了 。 起初 , 父亲对女儿提出的问题还能一一作答 , 可随着年龄的增加 , 白蕊的问题越来越“不着边际” , 在“叨扰”父亲的同时 , 可以说让他为难极了 。
没办法 , 父母只能给白蕊购买了大量的科普书籍 , 希望女儿能自己找出各类奇思妙想的答案 , 但让他们没想到的是 , 看完科普书籍的白蕊变得更疑惑了 , 因为相比于课本中的内容 , 科普书上的知识更深也更难理解 , 同时还有很多是白蕊根本没学到的 。
另一方面 , 或许是受到了许多科学家的影响 , 白蕊爱上了“动手操作” , 彼时无论是家中的桌椅板凳 , 还是贵重的电视洗衣机 , 都曾被她用螺丝刀一一拆开 , 而到后来 , 她更是喜欢跑到室外 , 与土地中的小生物打交道 , 常常玩的一身泥 , 天黑了才脏兮兮的回家 。
进入初中后 , 白蕊的父亲可算是松了一口气 , 这是因为此时的白蕊嫌弃父亲“才疏学浅” , 将一股脑的问题全部转移到了老师身上 。 在所有科目中 , 白蕊最喜欢的就是生物 , 她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那时候的自己应该是老师最“烦”的一类学生 , 因为她会占据任课老师所有的下课时间 , 在问题得到解决前 , 她甚至还会拉着老师一起不吃饭 。
凭借优异的成绩 , 初中学习结束后 , 白蕊被当地的一所重点高中的实验班录取了 , 当然 , 她也将对生物的热爱带进了高中课堂 。 要知道 , 高中生物接触的主要是细胞、遗传等知识 , 这些枯燥的内容哪怕是求知欲极强的男孩 , 在学习时都可能昏昏欲睡 , 更何况是白蕊这样一个女孩呢?
当然 , 第一次期中考试结束后 , 白蕊就显现了她的天赋 , 她的生物成绩直接考到了满分;与此同时 , 在之后的学习中 , 因为底子打得好 , 再加上兴趣的加持 , 使得白蕊总是能提前掌握生物知识 , 在高二时 , 她已经自学到了大学课程 , 而这样的表现也自然让老师惊讶万分 。
推荐阅读
- 6500光年外的“创生之柱”很可能是假的?科学家到底发现了什么?
- 大脑如果被完全开发,人类能不能顶住,会如何?说了你可能不信
- 大统一理论研究的三条路线是啥?与爱因斯坦的自然神论有何区别?
- 宇宙起源方式要改写了?诺贝尔奖得主:宇宙在循环并找到证据
- 宇宙是虚拟的吗?科学家:在光速限制下,我们无法看到宇宙的全貌
- 科学对人类发明、探索进化史的贡献和作用是什么?
- 与世隔绝6万年,仅剩38条的沙漠鱼,为什么没有转移至别处?
- 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种新的“天然氧吧”
- 霍金预言或将成真?NASA成立专家团队调查UFO,真的有外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