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2022年《柳叶刀神经病学》上发表了一篇与朊病毒相关的论文 , 它的核心内容是人类朊病毒实验性治疗以及治疗成果展示 。 这一成果不禁让人感慨 , 原来医学的进步 , 真的能改变很多东西 。
论文中展示的有关朊病毒实验性治疗情况
而当我们回顾朊病毒的发现历史 , 就会感到十分恐怖 , 因为其中竟然有食人部落与诡异“笑死病”的参与 , 就连上世纪的疯牛病也不例外 。
而今天 , 我们就通过朊病毒的相关知识 , 聊一聊哺乳动物为什么不能同类相食 。
朊病毒的发现与食人部落有密切关系
食人部落的诡异“笑死病”近年来 , 食人族总是被当做恐怖题材放在电影当中 , 让人们对这种古老又野蛮的部落充满了好奇 。 当然 , 影片更多时候有夸张的成分 , 但不可否认的是 , 现实中确实存在“食人部落” , 只不过他们更多时候只吃“自己人” 。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 , 年仅27岁的丹尼尔·卡尔顿·盖杜谢克毅然决然地踏上了探索一种神秘新病毒的道路 。 他前往南太平洋岛国新几内亚的原始森林当中 , 造访了当地的土著福鲁族 , 希望能够解开他们患有“笑死病”的谜题 。
新几内亚福鲁族原始部落所处的位置
根据盖杜谢克的描述 , 当地人对外来者其实很热情 , 也并不避讳透露部落的情况 。 据悉 , 他们的确很容易患上一种怪病 , 患病人最初会感觉到关节和头部疼痛 , 但过了数周之后 , 就会行动不便 , 并且全身颤抖不止 , 而“库鲁”本身的含义就是害怕的颤抖 。
当这个病发展到晚期时 , 患者会出现失忆症状 , 还常常发出诡异的笑声 , 看起来如同中邪了一样 , 让人十分害怕 。
盖杜谢克跟着他们生活了一段时间 , 并未发现有什么异常 。 后来 , 在这个部落进行的一次祭礼上 , 他终于意识到了问题出在哪儿 。
盖杜谢克与部落当中的人相处和谐
原来 , 根据当地的风俗 , 部落中颇有威名的长老在死亡之后是无法入土为安的 , 而是要被人们“分食” 。 说到这儿 , 大家应该就明白了 , 这个食人部落“只吃自己人” , 是因为他们觉得这是一种继承与祝福 。
一般年轻力壮的男人可以分到更多的肉 , 因为他们是主要的劳动力 。 而力量较弱的孩子和女性就只能吃“脑花”了 , 整个场面让学医出身的盖杜谢克都感到作呕 。
当地人邀请他参加部落长老离世的祭礼
当然 , 当地人为了表示对他的欢迎 , 还专门分给他了一些“脑花” , 于是他就将其带回了实验室研究 , 最终找到了“笑死病”背后的原因 , 正是“同类相食” 。 而使人发疯狂笑的东西就是藏在人体脑组织当中的朊病毒蛋白 。
这之后 , 盖杜谢克凭借此重要发现与巴鲁克一起获得了1976年的诺贝尔医学奖 。
盖杜谢克与巴鲁克因朊病毒获得诺贝尔奖
那么 , 这个神秘的朊病毒蛋白 , 到底是什么恐怖的存在?它的致死率又如何呢?
朊病毒的秘密朊病毒有不少别名 , 比如朊粒、毒朊、传染性蛋白颗粒等等 , 其实从本质上来说 , 这家伙都算不上是病毒 , 因为它不具备自我复制和传染性的核酸物质 , 你甚至可以将其当成一个蛋白质组成的东西 。
朊病毒的大小是普通病毒的百分之一左右 , 但是却能够大量地堆积在一起 , 将自己越压越紧实 , 以此更好地发挥“影响” 。
朊病毒不具备遗传物质 , 与传统病毒不同
它虽然不是传统定义上的病毒 , 但害起人来丝毫不比病毒弱 , 因为它具有感染性 。
推荐阅读
- 美国科学院院报:生物源性非晶钙「ACC」——碳酸钙最易溶形式
- 人类的游泳本能是不是在进化的过程中丢掉的?为什么?
- 人类能不能实现冬眠?为什么?
- 难产、发育不全,明明不占优势,人类为何还要从卵生演化为胎生?
- 爱因斯坦的棺材板压不住了?科学家在宇宙中发现超越光速7倍的粒子流
- 为什么“棕熊”能吃掉大量的哺乳动物,却不会杀死这些动物?
- 你听说了吗,马萨诸塞州选出了它的官方恐龙
- 如果人类每天挥动双手开始学习飞翔,千万年后会演化出翅膀吗?
- 鸟类为什么这么受欢迎,鸟类的繁殖方式和鸟类繁殖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