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内阁就中企入股码头达成妥协,中企已入14个欧洲港口,助其起死回生


德国内阁就中企入股码头达成妥协,中企已入14个欧洲港口,助其起死回生


文章图片

【德国内阁就中企入股码头达成妥协,中企已入14个欧洲港口,助其起死回生】
德国内阁就中企入股码头达成妥协,中企已入14个欧洲港口,助其起死回生


文章图片


德国内阁就中企入股码头达成妥协,中企已入14个欧洲港口,助其起死回生


文章图片


“有争议的汉堡港码头交易有望达成妥协” , 德国《法兰克福汇报》26日称 , 德国联邦政府内部关于中企参与汉堡港集装箱码头的争端正在出现妥协 。 中远集团应该被允许参与码头——但只能以较小的股份 。

中远入股对汉堡港很重要 。周二 , 有关联邦政府部门就妥协方案的投票仍在进行中 。 的新色号根据政府圈子的消息 , 相关部门制定中企最多可以获得24.9%股权 。 这被视为为了防止“更糟糕的事情”发生的“紧急解决方案”——即中远按原计划获得码头35%的股份 。
越来越明显的是 , 由于德国联邦总理府尚未将“禁止中企入股”列入议程 , 因此德国联邦政府就无法做出内阁决定 。 如果内阁本周未做出决定 , 中远入股码头将自动获得批准 。

德国总理和总统等在汉堡港 。而《南德意志报》周一晚间报道 , 此前拒绝该交易的六个部门已达成妥协 。 联邦政府将做出所谓的部分拒绝的决定 。 中远将持有汉堡港码头24.9%的股权 , 作为少数股东 , 不能正式对管理层施加任何影响 。 如果按原计划获得35%的股份 , 则将任命一名董事总经理 , 并将拥有反对权 。
目前尚不清楚中企将如何应对新形势 。 根据德新社的信息 , 解决方案应该与中方协调 。 汉堡港口与物流股份公司(HHLA)的圈子称 , 这几天该公司在与联邦政府的谈判中 , 一直把消息反馈给中企 。

HHLA总部 。德国北德广播电视台25日称 , 包括联邦经济部和联邦外交部在内的六个联邦部门此前公开反对HHLA与中远集团的交易计划 。 据称 , 现在所有部门都放弃了抵抗 , 几乎在最后一刻 。 联邦内阁定于周三举行会议 , 最后做出交易是否获得批准的决定 。
报道还说 , 中国正发出积极信号 。 HHLA的一位发言人称 , 公司仍希望中远集团入股 Tollerort 码头 。 中方目前还没有正式表态 , 但有迹象表明 , 中方也可以接受妥协 。

绿党籍经济部长和外交部长反对入股 。那为什么德方最终仍支持中企入股码头呢?说到底 , 这有利于当地经济 。
德国电视一台25日称 , 汉堡市和临近的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州政府都给予中远入股码头支持 。 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州州长在接受该台采访时 , 呼吁中远集团参与其中 。 “对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州来说 , 这很重要 , 如果汉堡港在经济上取得成功 , 并吸引投资 , ”君特尔表示 , “从这个角度来看 , 我认为这是可以理解的——那里正在采取的道路 。 ”

汉堡是中欧班列线路第二多的欧洲城市 。汉堡市希望加强德国最大的港口的实力 。 过去几年 , 汉堡港已经输给了更大的竞争对手鹿特丹和安特卫普 。 中远是世界第四大航运公司 。 近 40 年来 , 中远的船舶一直停靠汉堡 。 Tollerort 码头墙上有四个泊位 , 一公里长 , 14 个集装箱龙门架和一条五轨铁路连接 。 作为获得股权的回报 , 中远希望使入股的集装箱码头成为欧洲首选的转运点 。 此外 , 汉堡港每周还有近40条集装箱货运班列往来于汉堡与中国20多个目的地之间 。
目前 , 中远等中国企业已经在欧洲14个港口拥有自己的码头 。 或者至少持有港口运营商的股份 。 包括鹿特丹、安特卫普、勒阿弗尔、毕尔巴鄂、热那亚、瓦伦西亚和马赛等重要海港 。

中企入股有利于与中国生意 。一些码头因为与中国企业的合作起死回生 , 比如2016年 , 中企入股希腊比雷埃夫斯港后 , 该港从濒临倒闭到成为欧洲第四大港口 , 仅次于鹿特丹、安特卫普和汉堡 。 而且他港口或码头也借助中国新丝绸之路和庞大的贸易 , 生意也蒸蒸日上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