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中华文明有着五千年的璀璨历史 , 在几千年的历史当中也是总结出了许多的民间俗语 , 其实很多的俗语老话都是由于两个原因总结出来的 , 第一种原因是根据人们生活阅历而总结出来的 , 第二种是根据一些事物的表象总结出来的简单来说就是通过事物的寓意 , 其实很多的俗语还是比较有道理的 , 毕竟都是老一辈人智慧的结晶 。
在几千年的历史当中关于树和盖房方面的俗语也是非常的多 , 比如“院中不栽三树 , 客厅莫挂三物”和“宁丢家财万贯 , 不舍房屋向西南”等等的俗语老话 , 而在众多栽树和盖房俗语里还有一句“哭丧树下莫乘凉 , 土丘山下莫建房”的经典俗语 , 其实这段话通过字面意思也是比较好理解 , 因为它想表达的含义就是乘凉的时候不要选择在哭丧树下 , 而建房的时候应该避免在土丘山周围 。
【俗语“哭丧树下莫乘凉,土丘山下莫建房”,老辈人的话有道理吗?】哭丧树下莫乘凉
前半句如果想要明白它的含义那么就要先了解什么是‘哭丧树’ , 提到‘哭丧树’相信很多的人就能联想到哭丧棒 , 其实‘哭丧树’这个名字跟哭丧棒也确实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 正是由于哭丧棒使用的比较广泛 , 所以逐渐也就把选择哭丧棒的树叫做‘哭丧树’ , 而哭丧棒选材最多的树木莫过于柳树了 , 这是由于柳树的‘柳’与‘留’的谐音比较相似 , 所以孝子贤孙为了表达去世者不舍于是通常会选用柳树的树枝作为哭丧棒 。
那么老一辈人为何要说哭丧树下莫乘凉呢?首先是因为古人认为柳树的寓意不好 , 我们都知道柳树无根都能存活生长 , 所以古人就认为柳树多少带点不好的寓意 , 毕竟古时候非常讲究‘无后为大’这个观念 , 那么柳树肯定也就容易不受欢迎 , 而且老话也说‘前不栽桑 , 后不栽柳’ , 所以足以看出古人对于柳树多少是有点偏见的 。 第二个原因是由于柳树比较枝繁叶茂而且四季都在不停地落叶 , 所以如果选择柳树下乘凉很容易使得树上的虫子掉落得满身都是 。
土丘山下莫建房
我们都知道建房讲究依山傍水的风格 , 但是这里的土丘周围却不是建房的首选 , 首先是因为古人认为土丘山大多数都是一些曾经的王侯墓地 , 所以如果把房屋建筑到墓地旁边那么寓意肯定也是不怎么好 , 毕竟老话也说“不怕屋后塘 , 就怕屋后坟” , 那么这个时候也就不会有人选择在土丘山下建房了 ,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土丘山下建房也是比较有安全隐患的 , 我们都知道土丘的密度通常不太高 , 所以如果遇到雨水泛滥的时候 , 那么房屋的安全问题肯定容易受到影响 , 毕竟泥石流的危害还是相当的严重的 , 所以也就逐渐有了这句“哭丧树下莫乘凉 , 土丘山下莫建房” 。
其实这段话表达的含义是否真的有道理属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 因为有的人可能对于寓意这件事看得并不是很重要 , 个人认为这段话还是比较有道理的 , 因为乘凉的时候如果总有虫子飘落的自己的身上也确实会使人比较反感 , 而建房也确实不应该建在密度不高的土丘旁边 , 毕竟建造房屋最注重的就是安全性 。
总结:对于这句“哭丧树下莫乘凉 , 土丘山下莫建房”的老话 , 本人认为里面包含了许多古人的智慧 , 其实很多的老话如果我们仔细去研究通常可以收获很多有用的知识 , 但是有时候也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 因为并不是所有的老话都符合当下的这个时代 , 最后就是不知道你还有没有别的看法 , 假设你还有自己的独特看法那么可以进行留言和讨论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推荐阅读
- 俗语“门向南子不寒,树通轩福禄散”;啥意思?什么是树通轩?
- 罕见有趣的真实照片:大鱼吃野果,金蝉脱壳,存活的远古生物
- 都说农村酒席卫生很差,吃完为何不坏肚子?老农:比城里饭店干净
- 农村俗语:“一人不进庙,两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树”,有啥道理?
- 寒衣节上坟祭祀所带的瓜果供品有争议,这有讲究吗
- 那么春季又是怎么来的?
- 10月23号霜降,老人说“九月霜,来年荒”,今年是九月霜吗?
- 江苏淮安,五保户徐某领取补贴款时,发现账户内5100元不翼而飞
- 农村俗语:“门前三冲,人闲家穷”,三冲说的是什么?有何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