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孩子出生母体必定死亡,还会有人生孩子吗?】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答案是:
会 。
而且还会演化成无比残酷的世界 。
生完孩子就死亡的母体 , 在动物界比比皆是 。
不仅仅是雌性 , 雄性交配后会死亡的 , 更是数不胜数(例如 , 交配后被雌性吃掉的雄性蜘蛛和螳螂) 。
一种叫做沙漠穹蛛的蜘蛛 , 存在“噬母”行为 。
[蜘蛛图预警
由于沙漠缺少水和猎物 , 母蜘蛛会把自己液化 , 分泌汁液喂养小蜘蛛 。
小蜘蛛长到半个月大小之后 , 会刺穿母体的身体 , 然后吸食汁液 , 直至死亡 。
母蜘蛛的身体最终转化成了小蜘蛛成长过程所需的营养 。 [1
节肢动物的交配死亡现象 , 十分常见 。
一些昆虫 , 甚至显得颇为壮观 。
每年的匈牙利蒂萨河上 , 会有多达数百万的长尾蜉蝣疯狂交配 , 雄性在激情后死去 , 而雌性产完卵之后也会死亡 。
朝生暮死的浮游成虫
因繁殖而死亡的 , 不仅仅有节肢动物 , 也有脊椎动物 。
其中最悲壮的 , 莫过于鲑鱼 。
鲑鱼生于河流 , 长于海洋 。
每年繁殖季节 , 它们需要从海洋逆流数千公里 , 回到出生的地方交配 。 途中艰险 , 不亚于人类长征 。 无论凶猛的鲨鱼、截胡的灰熊 , 还是天上的鹰隼 , 都无法阻拦鲑鱼的生殖本能 。
绝大部分的鲑鱼都会在溯回中死去 , 交配后 , 剩下的几乎都会精疲力竭而亡 。
交配季节身体变红的鲑鱼
或许有人会认为 , 交配或繁殖死亡 , 只会在“低等”动物的存在 。
但其实在更“高等”的动物之中也存在 。
例如作为哺乳动物的——袋鼩 。
这种看起来蠢萌的动物 , 在繁殖过程中 , 却是相当的凶悍 。
雄性袋鼩在每年的交配季节 , 会连续交配8-14小时 , 直至精尽而亡 。 [2
乃至于雄性袋鼩的平均寿命只有1岁 。
从节肢动物到鱼类 , 再到腹足类 , 甚至是哺乳动物 , 因繁殖而死亡的物种 , 并不少见 。
例举这么多动物 , 只是想说明另外一个宇宙位面的人类 , 出现繁殖死亡 , 也并非不可能 。
同样作为哺乳动物 , 我们可以看一看 , 雄性袋鼩为什么会演化成现今这样的情况 。
袋鼩属于有袋类 , 胎儿在育儿袋中 , 有较长的生长期 。
且它们的食物 , 主要是昆虫和蜘蛛蜘蛛为主 , 再加上生活在澳大利亚较为恶劣的环境中 , 季节变化明显 。 袋鼩的种群数量 , 会受到昆虫数量较大影响 。
繁殖期间 , 雄性的死亡 , 可以为后代让出生存空间 。
因为交配的机会有限 , 雄性之间的交配竞争也会变得无比激烈 。 这造成演化过程中 , 通过竞争生存下来的雄性袋鼩 , 拥有极高的雄性激素水平 。
仅仅因为好斗 , 就会死亡不少雄性袋鼩 。 长达14个小时的交配过程 , 更是消耗极大 , 雄性袋鼩最终因免疫系统崩溃而死亡 。
动物中此类牺牲性的利他行为之所以颇为常见 , 主要是因为被激素所控制 。
如果另外一个位面的人类出现此类情况 , 也必然是因为激素的原因 。
但前提是 , 必须要有相应演化基础的环境 。
例如环境的苛刻下 , 令那个位面的人类不得不牺牲亲本 , 才能繁衍生息 。 例如就像沙漠中的穹蛛 , 澳大利亚的袋鼩一样 。
但就目前已知的情况来说 , 文明诞生的前提依旧是社群 。
那么在人类社群中 , 优先被牺牲的必然是男性 。
其实在冷兵器时代 , 经过训练的妇女在战场上战斗力并不会比男性低太多 。 但战场基本上不要女性的根本原因 , 实际是保证人口的繁衍 。
对于男性这种单个个体就能大量繁衍的特性 , 在繁殖上并不“珍贵” , 反而女性这种一生只有固定卵细胞的特性(且须怀胎十月 , 以及哺乳) , 在繁殖上才是足够“珍贵”的 。
所以说 , 对于另一个位面的人类 , 在母体死亡之前 , 最先死亡的依旧是父体 。
那个位面 , 必然资源匮乏 , 为了争夺少量的资源 , 人类男性的雄性荷尔蒙水平极高 , 更加的好战 。 战争中会死掉大部分的男性 , 剩下的男性都有更长的交配时间 , 且有着极高的风险在交配中死亡 。
推荐阅读
- 他说自己曾被外星人侮辱,外星人给了他超能力,爱因斯坦求助过他
- 外星人为何没造访地球?美科学家:外星文明太发达陷危机,不来了。
- 太岁包治百病的传说是真的?科学家:和蘑菇类似,误食中毒丧命!
- 从科学角度来说,太岁究竟是什么?为何能够价值百万?
- 以色列科学家实现“时光逆流”:吸100%高压氧90天,细胞年轻25岁
- 土星附近的神秘天体:外表酷似中国太极图,质量只有地球万分之三
- 爱迪生算是一名科学家吗,他在科学领域有何贡献和地位?
- 中国空间站又有大动作,各国宇航员已做好准备,这次美国成局外人
- 古希腊发明创造都是极其高大上的,爱因斯坦发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