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10年,将进行1000多项实验!西方如何评价中国空间站?


未来10年,将进行1000多项实验!西方如何评价中国空间站?


文章图片


未来10年,将进行1000多项实验!西方如何评价中国空间站?


文章图片


未来10年,将进行1000多项实验!西方如何评价中国空间站?


文章图片


未来10年,将进行1000多项实验!西方如何评价中国空间站?


文章图片


10月底 , 长征五号B遥四运载火箭成功将“梦天试验舱”送入太空 , 意味着中国天宫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终于组装完成 , 中国在践行航天梦的征程上再次取得了阶段性的重大胜利!

梦天实验舱 , 又被称为梦天舱 , 它是中国天宫空间站的第3个舱段 , 也是天宫空间站组建的最后一环 , 其整体由四大舱室构成 , 翼展56米 , 在轨寿命不低于10年 , 起飞重量在23吨上下 , 配有材料科学、流体物理等多个学科领域所需的实验柜 , 主要面向微重力科学研究 。

那么 , 问题来了:你知道什么是微重力科学 , 它对人类的发展有何作用吗?
微重力 , 是太空赠予地球人类的珍贵礼物 。 由于空间站身处宇宙 , 重力作用几乎为零 , 所以基本能够消除沉降、自然对流(由浮力导致的流动失稳进而发生的对流现象)和静压梯度(关井后 , 油井井底压力恢复到稳定时 , 每米液柱所产生的压力)的影响 。

许多地面上被掩盖的本征(排除传质、传热、传动等因素)过程 , 可以变得更为纯粹 , 而这对人类材料科学和生物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起着巨大推动作用 。 直白地说 , 就是人类能够在太空失重环境下开展大量地面难以进行的生物、科学实验 , 研发出更多新型高精尖材料和昂贵的药物 。

以材料科学领域举例 , 通常情况下材料的制备需要经过加热、熔融成流体两大环节 , 但在地球上该过程会受到重力的影响 。 而在空间站 , 人类就能研究各种材料在失重环境中会发生什么变化 , 反过来推动地面材料的加工和科研技术 。 例如 , 利用失重 , 就能制造出呈“绝对球形”的滚珠等特殊工业材料 。

生物技术领域 , 经验证被送入空间站的人体免疫细胞 , 会出现功能衰退现象 , 但细菌却恰恰相反 , 它们的抗衰、抗炎、致病以及繁殖能力都会获得不同程度的增强 。 由此 , 科学家们就大胆猜想 , 细菌可能更喜欢微重力环境!诸如此类有关空间生命科学的谜题还有很多 , 它对改善人体健康意义非凡 。

值得自豪的是 , 和美国不同 , 中国天宫空间站面向“所有”联合国成员开放 。 现在 , 已经有意大利、德国、瑞士和波兰等17个国家的多个科学实验项目入选 , 中国空间站将造福的是全人类 。

英国《自然》杂志也对此刊发文章称 , 未来10年 , 全球各国的科学家们会在中国“天宫”空间站进行超1000多项科研实验 。 而当前 , 中国航天员已经把包含燕麦、苜蓿和真菌种子在内的1.2万枚种子带到天宫 , 接下来这些种子会在充满宇宙辐射的外太空度过6个月的时间 , 而后被送回地球播种 。

【未来10年,将进行1000多项实验!西方如何评价中国空间站?】另外 , 《自然》网站还指出:中国天宫分设有数十个科研实验室 , 配有离心机、激光器、光学原子钟、冷却室(可达零下80摄氏度)和高温炉 。 美国国际空间站能操作的实验 , 天宫照样也可以进行 。 不得不说 , 由百废待兴到现在的腾飞 , 祖国着实值得我们骄傲和自豪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