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宁波,男子将360万的拆迁款存入了银行,可过了一年去取款时却发现只有16万利息


浙江宁波,男子将360万的拆迁款存入了银行,可过了一年去取款时却发现只有16万利息


文章图片


浙江宁波,男子将360万的拆迁款存入了银行,可过了一年去取款时却发现只有16万利息


“快还我360万本金!”浙江宁波 , 男子将360万的拆迁款存入了银行 , 可过了一年去取款时却发现只有16万利息 。 对此 , 银行还表示本金360万一份都提不出来 , 因为存的是信托基金 。

谢先生是本地人 , 因老家被拆迁 , 分到了360万的拆迁款 。 对于这笔款 , 谢先生考虑到到自己不善于理财 , 也不懂股票等等 , 于是他觉得还是将钱放在银行收利息最 安 全 。

他认为规模较小的银行比较不安 全 , 他特意选择了排名第 一的某行进行存款 。
谢先生走进银行 , 对大堂经理说 , 他有360万元打算存一年定期 。 大堂经理听到后十分热情地给谢先生做起了介绍 。

经理介绍了十几分钟 , 但是谢先生都听不懂 , 只听懂了360万存入银行 , 年息4.1% , 一年后就能拿到 。

谢先生一琢磨 , 这利息也不算太高 , 而且还是大银行 , 肯定是有保证的 。 谢先生一脸茫然地点了点头 。 办理的时候经理拿出了十几张文件要求谢先生签字 , 相比于之前的办理业务多了好几道手续 , 谢先生还在琢磨着 , 自己签那么多的合同 , 大银行办事还是很有一套的 。


一年过去了 , 谢先生收到了一笔16万的款项 。 但是谢先生想不通 , 这钱明明是利息 , 那本金为什么给退还?带着疑问 , 谢先生来到了银行 。 银行为此解释道 , 360万元的存款 , 由于没有在银行手里 , 是无法取出 。  银行并拿出当初签订的合同 , 表示当初给谢先生介绍的业务是一份信托基金 , 银行只是一个代销渠道而已 。

谢先生更加不解 , 他将这笔钱存到银行的 , 怎么就跑到基金公司?银行指了下合同 , 说道:“整个交易过程都是有记录的 , 你要不要看看?

谢先生没办法 , 他指着合同说道:“不管我买的什么 , 钱存在了哪里 , 当初说好一年之内就能拿出来 , 怎么到现在都拿不出来了?”

银行对此解释 , 因为到期赎回需要申请 , 如果购买人不主动申请 , 则默认再续一期 。 这下谢先生怒了 , 到期前都没有通知过我 可以赎回 , 自己根本就不知道 。
银行解释说 , 赎回的通知责任是由基金公司承担 , 而银行不会公布 。 谢先生听了银行的推诿 , 随后又与基金公司取得了联系 , 可基金公司跟银行的解释如出一辙 , 通知责任在于银行 , 自己并无责任 。
看着这两个公司互相推诿 , 谢先生急了 , 一而再再而三地要两个公司退还360万元的本金 , 并支付利息 。 但是更让谢先生绝望的是 , 该产品后续爆雷了 。
所谓的爆雷其实因为逾期兑付或经营不善问题 , 未能偿付投资人本金利息 , 而出现的平台停业、清盘、法人跑路、平台失联、倒闭等问题 。

【浙江宁波,男子将360万的拆迁款存入了银行,可过了一年去取款时却发现只有16万利息】
而信托基金就是指接受别人的委托 , 为别人提供资金 。 比如谢先生通过银行 , 将资金转给了信托公司 , 然后再由信托公司来投资 , 帮助谢先生赚取利润 。

那么 , 从法律的角度上 , 应该怎样评定这件事?
1、《民法典》147条规定 , 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 , 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

谢先生相信了银行的说辞 , 所以才会签了这些合同 , 而现在 , 他要求360万元以及其利息 , 等于是主张撤销合同 。

在这个案件中 , 其实上谢先生的诉求是难以得到支持 。 由于法律规定 , 在代理销售此类信托产品时 , 银行要将整个过程记录下来 , 并将其风险告知谢先生 。

银行的流程不会有任何缺陷 。 虽然谢先生很难理解 , 但从法律上来说 , 这是谢先生出于对银行的信任 , 忽略了银行在代销时告知的风险 。 所以 , 该代销合同很难撤销 。

2、从后续的结果看 , 朱先生再续一期 , 该产品就会爆雷 。  理论上 , 该产品只有4.1%的年利率 , 风险等级仅为R3 , 并不是很高的风险 。 之后的一系列产品 , 在近40亿元的全线爆雷 , 实属少见 。

在银行代理销售过程中 , 若没有录音和录像 , 未履行风险通知义务 , 银行将承担相应的责任 。 而信托公司若不能尽到对底层资产的调查、对项目的风险控制等等 , 那么就必 须要承担相应责任 , 因此 , 如果发生了炸雷事件 , 谢先生就不能直接向两个公司提出索赔 , 除非他们没有履行自己的义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