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鼠王”现世人类都将面临一次浩劫,科学家给出了正确的答案( 二 )



后来就有人提出了一种假设 , 认为形成鼠王的老鼠都是一些年长并失去了独立行动的老鼠小群体 , 它们由于长期被年轻老鼠供养 , 几乎不会挪动一下地方 , 这才导致尾巴被打成死节 。
这种说法很快也遭到了网友反对 , 因为世界上最著名的鼠王标本整体由32只幼鼠构成的 , 与年迈老鼠无任何关系 , 最终鼠王的形成讨论走进了死胡同 。

科学解释鼠王的形成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 学者们通过研究鼠王后已经解开了鼠王的难题 。 当学者们首先看到这32只老鼠标本构成的诡异景象也是相当惊讶 。 学者们发现在记录这只鼠王的由来的文案中找到了些许端疑 , 在19世纪20年代的时候 , 郊区一家面粉厂失火 , 最终被烧成了废墟 。 而人们在清理废墟时发现一个由32只老鼠组成的鼠王 , 这32只老鼠全部都是由黑鼠幼崽构成 , 它们的尾巴被紧紧的缠绕在一起 。
在了解鼠王由来后 , 经展览方授权后学者们正式展开对鼠王的研究 , 在初期学者就发现造成这一切的真凶就是一团马毛 。 随着学者团队收集的鼠王标本的逐渐增加 , 逐渐发现了一个规律 , 几乎所有的鼠王标本都是由黑鼠构成的 , 只有个别是由其他的鼠类构成的鼠王 , 比如稻鼠或是松鼠 , 但几乎所有的鼠王标本都是黑鼠构成 , 而黑鼠在欧洲的数量种群相当庞大 , 多地都有分布 。 像是亚洲、美洲都有广泛的黑鼠存在 , 但这些地方似乎并没有传出鼠王的传说 , 当然 , 也许是因为这里的人不注意罢了 , 或是这里的黑鼠确实没有出现过鼠王 。

学者通过走访了解到发现有的鼠王形成时间相当之长 , 比如1963年发现的那只鼠王标本 , 人们发现它们打成结的尾巴已经生出了厚厚的老茧 , 这说明它们在打结之后 , 已经共同生活了很久 。
这时候肯定就会有人奇怪 , 既然老鼠和松鼠的尾巴可能会打结儿 , 那为什么从来没有听说过蛇打结的情况呢?这其实和蛇并非群居性动物有关 , 并且蛇的表皮有相当多的鳞片 , 非常光滑 , 很难产生足够的摩擦力使它们捆在一起 。

而老鼠和松鼠的尾巴表面相对于蛇来说就比较粗糙 , 当条件合适的时候 , 它们的尾巴收紧 , 就会打成一个死结 , 并很难分开 。
但时至今日 , 除了标本还没有任何人能够亲眼看到鼠王是如何形成的 , 只能在它们形成鼠王之后才会被发现 。 因为鼠王的形成条件极为苛刻 , 可以说群体老鼠尾巴打结算得上百年难遇的巧合 。 所以直到现在 , 鼠王形成的原因仍旧是一个未解之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