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星杀手”可能会在太阳的“掩护”下攻击地球


“行星杀手”可能会在太阳的“掩护”下攻击地球



近日很多人被一颗小行星刷了屏 。 这颗宽约1500米的小行星名为2022 AP7 , 被认为是近8年来发现的可能会对地球有威胁的小行星中最大的一颗 。
2022 AP7被发现时 , 它正在穿越太阳另一侧的地球轨道 。 这自然没有什么问题 。 但是计算结果显示 , 它穿越地球轨道时的交叉点 , 会在几千年内越来越靠近地球 , 两者相撞的概率将会逐渐上升 。
而这还不是最令人担忧的 。 值得关注的是 , 这颗小行星是在太阳的方向上被发现的 。 因为太阳的强光会让在地球大气层内进行观测变得极为困难 , 所以太阳方向是天文学家寻找近地小天体的一个“盲点” 。
要寻找太阳方向的小天体 , 最好的方法是向太空发射探测器 。 但如果指望不上 , 那么天文学家就只能在日落之后或日出之前进行短暂的观测 。 以2022 AP7为例 , 其观测窗口只有早晚各10分钟 , 而且还不能同时进行 , 实在少得可怜 。 但就算是探测器 , 也不能保证找到 。
参与研究的天文学家表示 , 迄今为止只有大约25颗始终在地球轨道以内运行的小行星被发现 , 原因可能就是要在太阳附近找到它们太难了 。 幸运的是 , 始终在地球轨道内侧运行的小行星一般不会对地球构成威胁 , 因为它们的轨道和地球轨道不相交 。
NASA曾经表示 , 他们已对所有已知的近地天体在本世纪内的轨道参数进行了估算 , 结果显示至少未来100年内地球不会遭殃 。 但这并不能让所有人都放心 。 毕竟近年来 , 撞击发生前几小时才发现的小行星数量也不少 , 只是它们的个头都不大 。
【“行星杀手”可能会在太阳的“掩护”下攻击地球】虽然有数据显示 , 人类目前已经追踪到了大约95%的潜在有害近地小天体 , 但仍然有5%下落不明 。 因此一旦有未知的小天体从太阳的方向袭来 , 及时发现并展开防御显然会比较?困难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