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鸡脖子蛇,被人低估的毒性,真实遭遇后,才知道它有多凶多毒


野鸡脖子蛇,被人低估的毒性,真实遭遇后,才知道它有多凶多毒


文章图片


野鸡脖子蛇,被人低估的毒性,真实遭遇后,才知道它有多凶多毒


文章图片


野鸡脖子蛇,被人低估的毒性,真实遭遇后,才知道它有多凶多毒


文章图片


众所周知 , 蛇是一种令人谈之色变的爬行动物 , 似乎可以称 , 许多人天生惧蛇 , 据说这是来自于基因的记忆 。
它那狰狞的面目 , 冰冷的肌肤 , 神出鬼没的行径 , 更有那致命的毒牙 , 无不令人毛骨悚然 , 背脊发凉 。
今天笔者将为大家分享一则有关野鸡脖子蛇的文章 , 讲述与之相关的遭遇 。

相信作为《盗墓笔记》忠实的粉丝朋友们 , 对野鸡脖子蛇这个称呼并不陌生 。 至于这种蛇有无报复性 , 也就不得而知了 。
野鸡脖子蛇是民间俗称 , 其学名为“虎斑颈槽蛇”也叫(虎斑游蛇) , 属游蛇科 , 颈槽蛇科 。 平均体长约0.8米左右 , 而体重一般在200~400克之间 , 属中小体型的蛇类 。
其颈背有一明显颈槽 , 枕两侧有一对粗大的黑色斑块 。 背面翠绿色或草绿色 , 有方形黑斑 , 颈部及其后一段距离的黑斑之间为鲜红色;腹面为淡黄绿色 。 下唇和颈侧为白色 。 体背面翠绿色或草绿色 , 体前段两侧有粗大的黑色与桔红色斑块相间排列 , 枕部两侧有一对粗大的黑色“八”形斑 , 类似虎纹 , 故民间赠送绰号“虎斑”蛇 。

在我国分布较广 , 近乎遍及南北各地 , 生活于山地、丘陵、平原地区的河流、湖泊、水库、水渠、稻田附近 。 以蛙、蟾蜍、蝌蚪和小 鱼为食 , 也吃昆虫、鸟类、鼠类 。 又因其喜栖息于乡下茅房、粪池附近 , 故百姓们认为它很肮脏 。
很多人认为野鸡脖子蛇是无毒蛇 , 有甚者当作无毒蛇宠物饲养 , 其实大错特错 , 野鸡脖子蛇不仅有毒而且还系剧毒 。 之所以会有这般认知 , 是因为野鸡脖子蛇排毒困难 , 因此咬到人时 , 往往很难注入毒液 , 造成不了伤害 。
这与它们的毒牙生长结构有关 , 属于后沟毒牙 , 毒牙长得太靠后 。
虽说排毒困难 , 但并不是排不了毒 , 如果咬口深的话 , 还是能注出毒液 , 造成伤害 。 日本就有被其咬死的记录 。 野鸡脖子蛇毒液成分主要是金属蛋白酶类凝血酶等 , 属混合型毒素 。
看到这里 , 朋友们 , 往后切莫马虎大意 , 再也不要认为它系无毒蛇而恣心把玩 , 万一被咬 , 咬口又深的话 , 还是有生命危险的 。

我二姑父就曾被野鸡脖子蛇咬伤过 , 差点要截肢……
那是在2006年的夏天 , 二姑父是东北人 , 以前常年在外打工 , 四十来岁时想回家发展了 , 遂与我二姑作商量 , 没想到二人一拍即合 。 于是带着多年积蓄返回吉林 , 包了一处荒山 , 做起养殖的买卖 , 主要是养殖林蛙和鸡 。
林蛙就是雪蛤 , 是一种十分名贵的食品、补品、药品 , 具有“滋补益精、养阴润肺、补脑益智”等功效 。 当时一只林蛙收购价就有二十四五块 , 养殖收益还是很乐观的 。
【野鸡脖子蛇,被人低估的毒性,真实遭遇后,才知道它有多凶多毒】东北地区没有什么毒蛇 , 蛇是有一些 , 但大多数属无毒蛇 , 这野鸡脖子蛇在东北就算是剧毒蛇了 , 而且体型也较为其他地区偏大 。
人人皆知 , 蛇是蛙类的天敌 , 特别爱吃蛙 , 一条蛇一个夏季下来 , 得吃不少林蛙 。 因此蛇对于养殖户而言 , 无不憎恨至极 , 见到蛇 , 有如见到杀父仇人一般分外眼红 。
能给养殖户造成最大经济损失的威胁就属蛇了 , 这种爬行动物又善于隐蔽 , 神出鬼没 , 一不防备 , 林蛙就可能遭遇灭顶之灾 。
我的二姑父自然也是万分痛恨蛇的 , 所以只要在山上撞见蛇 , 必下死手 。 用他的话说 , 见蛇不打三分罪 , 打蛇不死 , 罪七分……

那年 , 二姑父像往常一样上山 , 正走着发现一射之地外 , 有条蛇盘着身子在石头堆上晒太阳 , 个头不小 , 还挺粗 , 足有成人小手臂粗细 。
二姑父一见着 , 登时恶向胆边生 , 又瞧那蛇生得这般肥硕 , 更是怒从心中起 , 这得吃多少林蛙才能长得这般肥膘 。
想到这里 , 二姑父绰起铁锹就要上前取蛇性命 。
因为常年在山上 , 对于野鸡脖子蛇的习性了然不生 , 深知这蛇行动迅猛 , 速度之快 , 有如离矢一般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