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天气越来越冷了 , 在今天的18点45分18秒 , 我们迎来冬季的第一个节气——立冬 。
汉代《孝经纬》中说道:“斗指乾 , 为立冬 , 冬者 , 终也 , 万物皆收藏也 。 ” 立冬 , 气候上由秋季少雨干燥向阴雨寒冻的冬季气候过渡 , 天地万物也开始了休养生息的一段时间 。
立冬等于冬天到来?
有人说 , 立冬就代表冬季到来 , 也有人认为 , 即使立冬了 , 有些地方尤其是中部南部地区 , 气温还是20度左右 , 根本算不上冬天 。
王维《江干雪霁图卷》(局部) 图源网络 , 下同
其实 , 这涉及“节气法”和“气温法”两种季节划分方法 。
节气法就是按照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划分一年四季 。 常见的如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个节气来划分 , 而立冬显然就是冬季的起点 。
在节气法中 , 还有天文法 , 是以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个节气划分四季 。
“气温法” , 顾名思义 , 是天气温度划分季节 。 当日平均气温连续5天稳定降到10度以下 , 冬季就到来了 。
其实“气温法”也跟二十四节气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 在二十四节气中:“五天为一候 , 三候为一气 。 ”一候是5天 , 三个“一候”就是一个节气 , 这也是“气温法”为何要规定连续5天气温稳定的原因 。
立冬补冬 , 不补嘴空
冬天是休养生息的季节 , 而对于中国人来说 , 有什么比“吃”更能修养滋补的吗?有谚语说:“立冬补冬 , 不补嘴空 。 ”这“补冬” , 对我们来说 , 可是个大事 。
在一些地方 , “补冬”的首要事就是熬制草根汤 。 草根汤顾名思义 , 就是用各类草木的根茎煮汤 , 将山白芷根、盐肤木根、山苍子根、地稔根等剁成片 , 下锅熬煮出浓浓的草根汤 。 不过光有“草根”可不行 , 捞去根块后 , 还要加入鸡、鸭、兔肉或猪蹄、猪肚等一起熬制 。
草根品种众多 , 配方也多种多样 , 但都躲不开补肾、健胃、强腰膝的功能 。
草根汤
在绍兴一带 , 还有立冬酿黄酒的习俗 。 当地人认为 , 冬季水体清冽、气温低 , 可以有效抑制杂菌繁育 , 又能使酒在低温长时间发酵过程中形成良好的风味 , 是酿酒发酵最适合的季节 。 因此绍兴人把从立冬开始到第二年立春这段最适合做黄酒的时间称为“冬酿” 。
除了吃之外 , 河南、江苏等地还有“扫疥”的习俗 。 “立冬不扫疥 , 单衣过寒冬” , “扫疥”就是用各种香草、菊花、金银花煎汤沐浴 , 以求治愈疾病、保证身体健康 , 能顺利过冬 。
立冬打雷要反春?
立冬时节 , 万物休养 , 农业上并没有特别多的活动 , 但是由于立冬位于秋冬之交 , 气候变化比较大 , 对农业的影响也比较大 。 即使农活不多 , 为了让农作物更好地“休息” , 农民们也忙着根据天气预测来年农作物的生长 , 留下了许多和农业有关的谚语 。
在很多地区 , 立冬打雷并不是一件好事 。 “立冬打雷要反春” , “反春”的意思是温度回升快 , 暖空气来得早 , 而天气暖和了 , 病虫害也来得快 , 农作物受影响较大 。 另外 , 气温回升早 , 来年也很容易出现“倒春寒” , 即春天后 , 由于寒流入侵气温反而下降的情况 。
除了“立冬打雷要反春”之外 , 还有 “雷打冬 , 十个牛栏九个空”等谚语 。
同时 , 雨水情况也是农民关心的重要问题之一 。
【今日立冬,不要忘了“补冬”】有谚语说:立冬南风雨 , 冬季无凋(干)土 。 意思是如果立冬时节刮南风并且下雨的话 , 一整个冬天都雨水丰沛 , 土地没有干的时候 。 同样的谚语 , 还有“立冬晴 , 一冬晴;立冬雨 , 一冬雨”等 。
也许现在看来 , 这些谚语只是简单的一句话 , 没有科学依据 , 不过在古代 , 这些谚语都是人们生产实践的结晶 , 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智慧 。
立冬时节 , 动物将要进入冬眠 , 农作物要“收藏”于地 , 人也要休养滋补 。 一碗草根汤、一盘饺子、一杯黄酒……热气腾腾的食物下肚 , 才好度过寒冷的季节 。 这个节气 , 大家可不要忘了“补冬” 。
(资料|中国气象网、光明日报等)
推荐阅读
- 50万自己挣?航天科技公开神秘航天器,中国人太空旅游已照进现实
- 11月7日 十月十四 立冬节气,十二生肖运势与注意事项
- 草帽姐捐100万现金后,又捐100吨蔬菜,网友却心疼直呼:别捐了
- 农村俗语“两春加一冬,十个牛栏九个空”,2023双春年会这样吗?
- 霜降|在我国广袤的大西北,拥有数不胜数的古老的民族民风,特别是现在的青海高原,游牧民族文明一直在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