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结果就是 , 即使天宫空间站的天和核心舱只有20吨级别 , 其实现的功能 , 完全可以与国际空间站三四个舱段组合体相媲美 。
除此之外 , 中国空间站模块化、标准化的舱内科学实验机柜与安装在科学实验机柜中的标准实验单元将使太空实验变得更加方便——只要遵循同一个技术标准 , 它们都将能够被装入科学实验机柜中 , 既方便了航天员的操作 , 也提高了科学实验机柜的使用与周转效率 。
采用了模块化、标准化安装之后 , 天宫空间站硬是塞入了16个科学实验柜和7个预留实验柜 , 而国际空间站在大了9倍的空间中 , 也不过只有37个 。 在塞入了24个实验柜之后 , 天宫空间站依然保留了大量的航天员的活动空间 , 并没有因此就把空间站搞得拥挤不堪 。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 国际空间站号称最多可容纳13人 , 但是床位才只有7个 , 其他人只能打地铺 , 而整个空间中的房间也有6个 , 如果要算打地铺的话 , 我们也可以说自己能够容纳十几个人 。
中国空间站和国际空间站 , 一“简”一“乱”除此之外 , 国际空间站因为是多个国家建造的产物 , 所以他有一个很大的特点 , 那就是乱 , 从曝光的画面可以看出 , 国际空间站有许多裸露的电线 , 很多设备的摆放位置也乱糟糟的 。
乱糟糟的结果就算浪费空间 , 除此之外也会导致丢东西 , 事实也确实如此 , 国际空间站曾经被爆出有200多个东西找不到了 。 而且还曾经因为丢失了化学滤毒罐 , 而被迫放弃太空行走的任务 。
乱糟糟的国际空间站还藏污纳垢 , 有许多该丢的垃圾也没有丢弃 , 严重影响宇航员的工作效率和生活体验 , 曾经还被迫做过大扫除 , 丢了不少垃圾 。
我国空间站就不存在这个问题 , 因为是统一设计、统一建造 , 我国空间站整洁有序 , 你可以看一下梦天、天和、问天三大舱段的内部空间 , 几乎像是复制粘贴出来的一样 , 统一化标准化的设计看起来真的很赏心悦目 。
即使到了神舟十四号执行任务的时候 , 整个空间站内部虽然有裸露的电线 , 但是整体还是非常简单舒服 。
而且即使未来有其他国家的宇航员进来中国空间站 , 我们刚刚也说了 , 中国的科学实验柜是标准化、模块化的 , 所以中国空间站有一套自己统一的标准 , 未来所有的科学实验都需要事先通过审核 , 按照标准使用设备或者订制专门模块 , 在轨实验也会按规范执行 。 这样一来 , 实验的效率不仅有保证 , 还不容易出现插错缆线或者被不小心碰掉插头导致实验失败甚至发生事故的情况 。
得益于时代发展 , 中国空间站多项技术领先国际空间站刚刚我们说了 , 国际空间站这么重 , 很多办法原因是因为大量的太阳能电池板 , 但是中国就没有这个烦恼 , 中国全球首次采用柔性砷化镓太阳能电池翼 , 柔性的设计相比之前国际空间站的机械折叠展开 , 能让太阳能电池板有更多使用和扩展空间
不仅光电转换效率超过了30% , 同时电池翼面积也成倍提升 , 供电能力更强 , 供电功率达到了100KW 。 而且不需要过多的散热设备 , 在这块上 , 中国空间站可以说是大大减负了 。
除此之外 , 国际空间站搭载大量的化学燃料发动机 , 每年至少需要燃烧7.5吨的化学燃料 , 耗资高达2亿美元 。
而中国天宫号呢 , 配备了4台霍尔推进器 , 采用将惰性气体电离并高速喷出的方式产生微弱推力 , 可以近乎无限时间连续工作 。 霍尔电推进系统 , 以其比冲高、寿命长、控制精度高(推力小)等特性 , 可以“细水长流”地发挥作用 , 辅助空间站抵抗轨道衰减 , 使其维持在原定轨道上正常运转 , 做到自行维护轨道 。 更重要的是 , 霍尔电推进系统可有效节省核心舱自带推进剂的消耗 , 要比常规动力燃料消耗低一个数量级 。 不仅大幅度地提高了燃料使用效率 , 而且降低了空间站的维护管理成本 。
总而言之 , 很多人光看到国际空间站大了 , 事实上 , 国际国际站很多地方都是大而无用 , 这既有时代的原因 , 也有中国所有航天日前赴后继上下一心的结果 。
【天宫空间站与国际空间站相差239吨,内部空间却差不多?】
推荐阅读
- 露脊鲸:海中“赖头胖和尚”,又胖又慢,因人类觊觎鲸脂险些灭绝
- 数字产品是什么呢?
- 蝙蝠,这种又丑又小的动物,在哪儿还能见到?
- 中国空间站CSS即将建成——人类进入宇宙的最新前哨站
- 可怕的曼德拉效应,让很多人出现幻觉,你出现过吗?
- 美国NASA宇航局局长纳尔逊,再次抹黑中国航空航天技术
- 未来机器人比人类还厉害?有可能超越人类,成为宇宙中最强大的文明
- 宇宙膨胀的学说可以被排除吗
- 中国空间站建造分步走,“梦天”再传好消息,为何非建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