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科学实验舱“梦天”模块的发射成功 , 让中国空间站的建设最终完成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于2022年10月31日成功发射中国空间站科学实验舱“梦天” 。
梦天之后成功对接了中国空间站的核心模块天和 。 由此 , 从去年4月开始建设的中国空间站迎来了最终完成 。
今后 , 将进行包括航天员停留在内的各种宇宙实验 , 甚至还将发射巡天宇宙望远镜模块 。 与美国、俄罗斯、欧洲、日本等运营的国际宇宙空间站一样 , 人类的宇宙空间站被期待作为宇宙的桥头堡活跃 。
北京时间当天15时37分 , 由中国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在海南岛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 。
此次长征五号B在梦天发射过程中进行了改进 , 优化了发射前流程 , 扩大了发射时间窗口 , 提高了发射能力 。
发射后的火箭飞行顺利 , 约8分钟后将梦天送入预定轨道 。 梦天在那之后 , 一边改变轨道一边接近天和核心舱 。 发射约13小时后 , 于11月1日5时27分与中国空间站核心模块“天和”的前部对接端口对接 。
目前 , “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任务的陈冬宇、刘洋、蔡旭哲共3名中国航天员正在空间站中 , 他们将进行“梦天”飞船设备的启动和运行前的准备工作 。
CSS与科学实验模块“梦天”
中国空间站(CSS)是中国正在建设的空间站 , 目的是用于宇航员的长期停留、宇宙医学、科学实验、技术实验 。
【中国空间站CSS即将建成——人类进入宇宙的最新前哨站】中国空间站在高度约380公里 , 轨道倾角(从赤道面倾斜)为41.5度的轨道上运行 。 这比国际空间站ISS的高度略低 , 轨道倾角也略小 。
完成时的质量约为90吨 , 是仅次于目前运行中的国际空间站(ISS)和前苏联俄罗斯曾经运行的和平号空间站的大型空间站 。 设计寿命最少10年 , 如果宇航员进行适当的维护 , 可以使用15年 。 内部有带有触摸屏的控制台等 , 与国际空间站ISS相比更加现代化 。
中国空间站建设始于2021年4月发射的核心模块“天和” , 今年7月发射科学实验舱“问天” , 与天和对接 。
在建设的同时 , 从2021年6月开始 , 航天员将乘坐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访问并开始停留 。 此后 , 航天员乘坐神舟飞船访问空间站 , 无人补给船“天舟”运送物资等 , 中国空间站的运营也得到了应用 。
此次发射的“梦天”是中国空间站的第三个模块 , 也是第二个科学实验模块 。 据说 , 梦天是“梦想天空”的意思 。
全长约17.88m , 直径4.2m , 发射时的质量约为23吨 , 是一个巨大的构造物 。 另外 , 还拥有两个全长27米的大太阳电池桨 。
“梦天”是一个只以进行空间科学实验为目的的模块 , 没有天和、问天的那种让航天员能够停留、生活用
飞船由航天员工作区、非加压实验区、货运气闸、机械臂等组成 , 工作区有大量空间用于放置实验仪器 , 非加压实验区将实验装置真空、宇宙射线为了在太阳风等宇宙环境下进行实验 , 还配备了专用的货物气闸 。 以往在舱外进行科学实验时 , 需要宇航员出舱进行安装工作 , 但通过该区域和气闸 , 可以更有效率地进行大型实验 。
而且还可以释放小型卫星等 , 拥有不亚于国际空间站ISS的设备和能力 。
对CSS完成的期待
这次发射的梦天 , 将是中国空间站目前最后一个永久性的模块 , 今后在经过各种试验和对接位置的移动之后 , CSS将暂时迎来定型 。 完工时 , 天和、问天、梦天将形成“T”字形组合 。
作为中国宇宙开发的核心存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 对于即将完成的计划表示:“今年 , 将迎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设立和启动30周年 。 载人宇宙计划采取了分3个阶段开发的战略 , 梦天模块的成功发射标志着‘宇宙空间站的建设和大规模长期载人宇宙利用的实施’第三阶段的完成 。 ”
推荐阅读
- 半个多世纪前美国就实现了载人登月,宇航员是如何返回地球的?
- 如果太空中就一个空间站,中国空间站,那么我们能称世界空间站吗
- 可怕的曼德拉效应,让很多人出现幻觉,你出现过吗?
- 一简一乱,天宫空间站与国际空间站相差239吨,内部空间却差不多
- 嫦娥五号“打水漂”返回地球,验证载人登月,阿波罗不敢这么玩
- 中国天宫站迎来重大时刻!日媒惊叹:这座“天宫”堪比豪宅
- 相差将近300吨,天宫空间站与国际空间站对比,谁更胜一筹?
- 蛋不会冻坏吗?为什么帝企鹅要在寒冷的冬季繁殖?它们如何御寒?
- 身体暴露在太空会发生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