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国际空间站是一个宽109米、长73米、高20米、重达419吨的空间巨无霸 , 相当于一栋七层楼高的小型体育场 。
而中国空间站中国空间站就像一座三室两厅还带储藏间的“豪宅” , 设计质量约为180吨 。 “三室”指天和核心舱以及问天和梦天实验舱 , “两厅”则是指神舟载人飞船和天舟货运飞船 。
相差239吨 , 但是天宫空间站和国际空间站内部空间其实差不多 , 这个可能大家没有想到的吧
国际空间站加压容积大概是915.6m3 , 内部空间不明 , 只知道总体积1200m3 。
中国空间站单舱段内部空间110m3 , 加压容积300m3 , 三个舱段总空间330m3 , 加压容积900立方米 。
注:内部空间指内部人员的活动空间 , 机柜、设备占用的空间不计 。 根据国际空间站的加压容积来看 , 国际空间站的内部空间和中国空间站其实差不多 。
大家可能惊呆了 , 这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呢?
国际空间站多国建造 , 标准不统一事实上 , 国际空间站建造的时间是20年前 , 因为是多个国家参与建造 , 就导致了空间站在组合后 , 有一定的冗余部分存在 , 比如每个舱室都要自带太阳能电池板 。
但这样一来 , 如何放置电池板 , 就变成一件比较头疼的事情 。, 所以国际空间站采用的是桁架结构 , 桁架简单来说就是个钢架子 , 有足够的强度可以延伸很长 , 组装简单 , 由于不住人 , 不需要密闭、供电供氧等复杂设施 , 可以用来当延长杆和货架用 。 当时的太阳能技术不够先进 ,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桁架上大量的太阳能电池板 , 而且因为太阳能电池板太多 , 也需要大量的散热设备 , 国际空间站这么重 , 很大原因就是因为这个 。
空间站各个舱体之间依靠桁架结构来进行搭建 , 虽然整体上是桁架结构的第四代载人航天器标准 , 但是具体到各个舱体以及舱体与实验舱、核心舱对接方式 , 则采用的是第三代“积木式”的做法 , 这就造成了在420吨的规模里 , 只有约180吨的舱段规模可供航天员工作和生活 , 而且在这180吨的舱体规模中 , 由于建造的标准分别由多个国家掌握 , 并不统一 , 存在一定的技术“代沟” , 所以又导致了大量空间的浪费 。
而中国空间站则不存在国际空间站上述标准、结构不一致的问题 , 中国空间站从规划、设计、建造、发射、运行和后期维护都是由中国独立完成的 , 部组件全部国产化 , 原材料全部国产化 , 关键核心元器件 100%自主可控 。 这样的好处是 , 可以最大程度地对空间进行优化 , 并且还能保障航天员的舒适度 。
以天和核心舱为例 , “天和”核心舱由大柱段+小柱段+资源舱+节点舱+后端通道构成 ,。 节点舱有出舱口、3个对接口和2个停泊口 。 小柱段主要为航天员居住的地方 , 可支持3名航天员长期在轨驻留 , 配备有三个睡眠区 , 一个卫生区和一个锻炼区 。 大柱段主要进行舱内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 。
推荐阅读
- 露脊鲸:海中“赖头胖和尚”,又胖又慢,因人类觊觎鲸脂险些灭绝
- 数字产品是什么呢?
- 蝙蝠,这种又丑又小的动物,在哪儿还能见到?
- 中国空间站CSS即将建成——人类进入宇宙的最新前哨站
- 可怕的曼德拉效应,让很多人出现幻觉,你出现过吗?
- 美国NASA宇航局局长纳尔逊,再次抹黑中国航空航天技术
- 未来机器人比人类还厉害?有可能超越人类,成为宇宙中最强大的文明
- 宇宙膨胀的学说可以被排除吗
- 中国空间站建造分步走,“梦天”再传好消息,为何非建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