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野兔泛滥,体重达百斤,为何没人吃?当地人:吃不了( 三 )


可真的到了实践的时候才发现 , 这种方法有很大的弊端 。

欧洲人圈养雪貂主要是用来猎捕兔子和驱赶老鼠 , 不少人都把雪貂当成自己家的宠物来进行饲养 。
雪貂的栖息环境一般选在靠近水源的森林或半林地 , 主要是在海拔800到1600米的针叶 , 阔叶混交林和亚寒带针叶林中 。
雪貂这种动物会根据气候条件不同改变自己的生活栖息 , 冬天大雪封山的时候 , 为了保证食物充足 , 雪貂会全家搬到的山地带 。 等到气候回暖 , 雪貂再许家返回大山中 。
体型小巧有灵敏的雪貂是兔子的天然敌人 , 无论是驱赶和猎捕方面都有很好的成绩 。 起初澳大利亚人确实通过引进雪貂控制住了一波兔子的繁殖和泛滥 。

但仅仅是一个冬天 , 人们的美好愿望就破灭了 。
因为雪貂根本不适宜在澳大利亚生存 , 夏天的时候还好 , 到了冬天 , 维多利亚的寒冬让雪貂无处栖息 , 很多都死亡了 。
黄鼠狼呢?这种动物可不怕冬天 , 对气候的适应也好得多 。
黄鼠狼确实能在澳大利亚生存下去 , 也是兔子的天敌 , 但它也是不少家禽家畜的天敌 。
人们把关心都放在黄鼠狼能替他们消灭多少兔子时 , 黄鼠狼早就把目标放在了家禽家畜上 。

所以最后的结果是 , 虽然黄鼠狼帮助人们消灭了不少泛滥成灾的野兔 , 可是对其他农户饲养的家禽家畜以及当地其他动物造成了糟蹋 。
在这场人兔大战中 , 天敌克敌的方法显然又失败了 。
那澳大利亚人民会就此放弃吗?他们又想到了什么办法?
新的危机这场人兔大战第一次迎来转机 , 是在上个世纪50年代 。
澳大利亚的科学家从国外引进了一种全新的病毒——粘液瘤病毒 。
它的出现 , 让澳大利亚超过九成的兔子因为迅速传染而死亡 。
同时 , 这种病毒非常具有针对性 , 只对兔子下手 , 别的物种根本不去伤害 。
病毒法让这些肆无忌惮的野兔终于老实了下来 , 可就在澳大利亚人以为战斗到此为止时 , 殊不知这一切才刚刚拉开帷幕 , 接下来的对抗更加严峻 。

兔子是锐减了 , 但这些兔子的天敌就没食物了 。
怎么办呢?
它们把自己的目标放在小型动物上 , 比如兔耳袋狸和猪脚袋狸 。
这件事导致的后果是 , 这两种生物甚至被逼到了灭绝绝境 。
与此同时 , 因为野兔的锐减 , 导致原本的生物链也发生变化 , 再一次对生态造成冲击 。
更可怕的是 , 病毒未能杀死所有兔子 , 不少野兔侥幸活了下来 。
这里要插着讲述一些医学常识 , 能够更方便我们理解这些兔子问题的棘手性 。

疫苗是我们人类抵抗病毒伤害最有效的办法之一 , 但很多人却不知道疫苗到底是如何保护人体的 。
病毒本身无法独立存活 , 因此需要宿主 。
宿主被感染后 , 病毒便会在宿主体内发生裂变 , 产生更多病毒 , 同时吸取宿主身体营养 。
像流感就是由流感病毒导致的一种疾病 。
我们打喷嚏、发烧其实都是人体的自我保护机制 。
打喷嚏是为了把病毒给排出体外 , 建起抵御墙 。
发烧是因为大部分的病毒都能在低温下存活 , 却不能在高温下生存 。
病毒入侵人体后 , 我们的大脑便会下达指令 , 希望利用人体高温来抑制病毒 。

同时我们的白细胞等等也会冲锋向前 , 通过吞噬病毒的方式来杀死病毒 。
所谓的抗体 , 就是人类自身不借助药物来对抗病毒的抵抗能力 。
为什么经常吃药打针的人抵抗力都差?
因为药物在进入人体后 , 会实施无差别攻击 , 不仅杀死了病毒 , 还会杀死我们的保护细胞 。
可如果不吃药 , 病毒会被消灭吗?
会 。 抵抗力强的人会通过自身的努力来吞噬、消灭病毒 。 当然 , 免疫系统为了以后能够认得出病毒 , 会将病毒“拍照留档” , 等到下次再见到这个病毒时 , 便会第一时间冲出去杀死对方 , 从而实现保护人体不被病毒入侵的目的 。

那么我们怎样获取抗体呢?
第一种是人体感染病毒后 , 通过自身免疫力来对抗 。 这就是为什么一些疾病 , 一个人一辈子只会得一次 , 就是因为人体已经有抗体了 , 这些病毒就算来到人体 , 也无法兴风作浪 。
第二种也是目前我们防御疾病最有效的办法 , 将毒性已经大大减弱的病毒注射到人体 , 然后让人体的细胞来杀死这些病毒 , 形成抗体 。
我们打的疫苗其实就是这些被“教育”过的病毒 , 要么是减活 , 要么是灭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