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11月7日 , 以“释放数字生产力”为主题的华为年度旗舰活动——华为全联接大会2022的第四站在深圳开幕 。 主论坛环节 , 华为中国政企业务总裁吴辉发表了题为“为行业找技术 , 深入场景创造价值”的主题演讲:
尊敬的各位嘉宾 , 女士们先生们 , 上午好!
正如刚才胡总最后总结时说到的 , 数字化的时代进入了一个快车道 , 释放数字生产力正当时 。 那么数字生产力如何释放?从哪里去找?它存在于哪里?我们认为数字生产力存在于技术里 , 存在于在场景里 。
我们知道数字化转型是一个必选题 , 也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任务 。 今天 , 在回答这一问题的同时 , 我将华为的思考以及与伙伴们一起总结得来的经验分享给大家 , 并带来了3个案例和10个场景化行业解决方案 。
数字化转型困难的三大原因
数字化转型在过去20年中来一直是一个非常热的话题 , 但实际上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成功率是很低的 。 根据Gartner的统计 , 成功的数字化转型能让企业效率提升20-25倍;但这个过程中有超过80%以上的企业将会失败 。
为什么这么难?最主要来自于这三个方面:
第一 , 面对数字化转型 , 企业是从长计议、进行顶层设计 , 还是只做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短期行为?这需要企业进行平衡 。 如果没有蓝图 , 企业就很难去系统地规划数字化转型 , 很难实现从业务场景、商业模式到经营目标、业务流程的转变 。 很多CEO都表示 , 不知如何对准自己的经营目标 , 选择合适的业务场景 , 找不到业务抓手和切入点 , 无法快速胜利 。 我们认为 , 转型需要有一个端到端的顶层设计 。
第二 , CIO也发现 , 随着数字化进程 , 由办公系统走向业务支撑系统 , 再走向生产系统的过程越来越艰难;这种困难造成企业对CIO的期望值很高 , 无论是人才还是技术的支撑都不够 , 信息化的基础条件非常薄弱 。
第三 , 即便找到技术并且有了决心 , 在落实和执行的过程中 , 从组织的意识 , 到组织的形态结构 , 到全员的文化和思想方法 , 再到模式都要发生变化 , 整个组织也要发生很大的变化 , 这是一个端到端的数字化转型痛点 。 有了好的方法、好的愿景 , 如果没有一个全员的转身 , 数字化转型依然落不了地 。
总结来看 , 在顶层设计上不全面 , 在技术架构上不完整不匹配 , 在落实措施和执行的过程中不到位 , 是企业转型困难、痛苦的核心原因 , 也是转型不成功的主要原因 。
六步走 , 实现企业数字化转型
成功的转型会释放出巨大的数字生产力 。
通过不同行业、不同企业及伙伴的联合实践 , 华为在这过去的几年里摸索出了一套数字化转型的好方法 。 这套方法包含6步:
首先必须要有愿景牵引 , 而且要找到一个合适的场景切入并有明确的目标导向;同时要找到伙伴和华为这样的原生态技术供应方 , 形成组织适配 , 再加上技术内化和应用外挂 。
第一步:意愿牵引
在刚才胡总介绍的这些案例中 , 无论是天津港 , 还是陕西新元煤炭 , 转型都是从一个企业家愿景开始的 。
去年我去拜访天津港褚斌董事长的时候 , 被他的一席话深深打动了 。 我之前以为他想做一个基于5G技术的港口作业效率提升项目 。 但实际上不是!褚斌董事长告诉我说 , 他从事港口这个事业已经超过20年 。 从他参加工作的第一天开始 , 就梦想要打造一个无人港、黑灯码头 。 因为港口是劳动密集型产业 , 高密度且大吞吐量的工作场所和作业模式有一定的危险 。 场内货车司机很容易疲劳导致事故 , 容易受伤 。
他的第二个梦想就是把天津港做成世界集装箱港口的一个标准 , 一个世界级标准 。 目前集装箱码头的全球标准来自于荷兰阿姆斯特丹 , 而我们希望打造一个中国的 , 并且是能够推向世界的TOS系统 。 这就是一个企业家的愿景和使命 。
这样的愿景激发了面向未来的规划 , 由此 , 我们便开始去找场景 , 找技术 , 大胆地做组织和流程变革与创新 。
天津港与华为的合作从2018年走到今天 , 双方已经一起做了很多技术创新 。 我们先通过5G实现无人吊装 , 然后再逐步去考虑如何减少堆场上的人员 。 现在 , 我们已经实现了场内的无人自动驾驶 。 相信到明年 , 一个世界级的标准将会诞生 , 它完全基于新的技术组合 , 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云 , 也基于IOT物联网 , 以及我们的各种先进交互技术 。
推荐阅读
- 不止玩玩而已?体验华为智能门锁SE猫眼版体验后有所思
- 期货交易入市前要具备赢家思想
- 双11哪些手机值得考虑?从2500到6000元,这几款实力派看一看
- 华为发布Pocket S,市面三款翻盖折叠机大比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