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视频物联网行业起势,实时互动成智能设备的“硬指标”!( 二 )


1、经典硬件设备智能化升级
比较典型的一类应用场景 , 就是经典IPC(网络摄像头)设备通过RTC(Real-time Communication , 实时音视频)技术得到增强 。
早期智能门锁多采用密码、指纹识别来解锁 , 现在这些识别方式已经逐渐“淡出”消费者选购的 。 今年4月 , TCL发布3D人脸识别屏幕锁X10;9月 , 小米新款人脸识别智能门锁支持3D结构光人脸识别;10月 , 海尔智能3D人脸可视猫眼锁SV30发布 , 华为也在秋季发布会上主打了分布式可视猫眼功能……侯云忆补充道 , 头部品牌的数据显示 , 现在视频通话在智能门锁中的渗透率已经超过40% 。

▲华为智能门锁Pro
除此以外 , 小米智能硬件事业部产品总监梁浩说:“此前 , 我们对于智能家居的印象是相对比较冰冷的 , 它们只跟设备、控制相关 , 缺少了与人之间的情感连接 。 ”而现在 , 音视频在智能家居中的应用增加了视频通话、远程看家和智能门铃 , 智能家居也变成了一个“温暖的伙伴” 。
可以看出 , 这些玩家在智能门锁这一细分赛道中 , 已经开始在实时互动上抱团 。 这也预示着 , 以经典IPC设备为代表的产品 , 其智能化升级需求激增 。
2、软件服务催生高黏性细分场景
还有一类是以“设备即服务”为逻辑涌现出的新应用 。 以远程陪伴产品为例 , 用户离家场景下 , 曾经家中的安防摄像头扮演的角色就是观察家中的状况 , 而现在 , “更多通用硬件平台开始围绕着幼儿、宠物等深耕细分品类 , 面向用户的情绪价值和情感诉求来开发新产品 。 ”侯云忆谈道 。
基于此 , 家庭服务机器人这一新品类诞生 。 其中 , 陪伴就成为其中一项重要功能 , 作为全球智能家居硬件的风向标亚马逊 , 今年专门为其家庭服务机器人Astro进行了一项更新 , 该机器人兼容智能视频门铃服务和Alexa语音交互 , 让用户可以和家中的宠物实时对话 。

▲亚马逊家庭服务机器人Astro可以实时观察家中宠物情况
如幼儿、宠物陪伴这类细分场景 , 曾经可能只能通过手机才能实现 , 现如今 , 实时互动技术在智能硬件设备中的广泛应用 , 使得越来越多的高用户黏性细分场景出现 。
3、视觉交互向弱需求设备普及
除了这些对视觉交互、实时对话功能需求较为显著的设备 , 摄像头等硬件的适用范围也在逐渐普及 , 如扫地机器人这一品类 , 它更多的功能是清洁、避障等 , 但为了提升用户的体验 , 部分玩家为其添加了摄像头 , 让扫地机器人的功能性进一步提升 , 从智能清洁助手升级为“智能管家” 。
追觅机器人产品总监孟佳谈道 , 扫地机器人未来发展为更加智能化的机器人 , 比如说可以升级为未来家庭服务类的机器人是该品类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

此外 , To B场景下 , 实时互动也在革新人们的工作方式和效率 。 如无人机、巡检机器人等 。 侯云忆透露 , 在无人机和机器人场景 , 通过声网RTC超低延时全链路优化 , 能实现高清多路视频传输和可靠性远程控制 , 可以做到端到端160ms平行驾驶和平行操控 。
大疆IoT平台负责人刘翰林补充道 , 未来基于IoT和实时音视频技术应用 , 无人机技术将会深入到各行各业中 。
这些案例都在向我们阐述一个事实 , 实时互动技术搭载于智能硬件设备中的必要性和急迫性都愈加明显 。
因此 , 这一产业链背后的玩家都在积极推进 , 然而 , 物联网行业还有一个显著特点 , 就是产业链冗长 , 且碎片化特征明显 , 因此 , 需要上下游玩家的链接 , 才能加速这一产业在音视频领域的变革 。
在这其中 , 声网扮演的角色就是应用层玩家的底层技术赋能者 , 但同时物联网产业的特征决定了其生态建设的重要性 , 因此 , 声网同样会基于其在实时音视频领域的技术积累 , 加速应用层玩家的产品落地 。
三、音视频物联网发展脉络清晰 , 底层技术玩家起势现在随着物联网产业发展加速 , 音视频物联网的发展趋势也逐渐明晰 。 侯云忆谈道 , 现在有三个比较明显的趋势 。 如今 , 用户对于沉浸式通信的需求不断迭代 , 技术层面上通过边端协同来完善硬件连接 , 使其在交互上释放更好地性能 。
此外 , 现有的物联网设备正在走向互联互通 , 也就是从单品智能向场景化发展 , 实现多设备的协同、联动 , 以及一些物联网玩家的商业模式正在从更好地连接向更好地服务转变 。 不过 , 这些趋势的演进都离不开现有技术的迭代 , 其最核心的还是底层技术的可用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