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是站在巨人的肩上,而巨人却是站在战国时这俩人的肩上


牛顿是站在巨人的肩上,而巨人却是站在战国时这俩人的肩上


文章图片


牛顿是站在巨人的肩上,而巨人却是站在战国时这俩人的肩上


文章图片


牛顿是站在巨人的肩上,而巨人却是站在战国时这俩人的肩上


文章图片


牛顿是站在巨人的肩上,而巨人却是站在战国时这俩人的肩上


牛顿是著名的物理学家、数学家 , 人们称他是百科全书式的“全才” , 足以见得人们对牛顿是多么的敬仰和崇拜 。 但牛顿曾经说:
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 , 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 。
牛顿所说的“巨人”是在他之前 , 已经在物理学、数学等领域有过成就的科学家 。

比如伽利略 , 他研究了速度和加速度 , 同时还利用天体望远镜发现月亮上有很多火山口 , 发现木星有卫星 , 发现太阳有黑子等 。
另外还有哥白尼 , 他是著名的数学家、天文学家 , 提出了日心说 , 改变了人类对于大自然的传统看法 。 经过常年的观察计算 , 还完成了《天体运行论》 。
还有开普勒 , 他同样是著名的天文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 , 他发现了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并进行了描述 , 同时还因为这三大定律还赢得了“天空立法者”的美名 。
可以看出的是 , 伽利略、哥白尼以及开普勒都是著名的天文学家 ,
他们都有着著名的研究成果 , 在天文学界有着很高的地位 , 并且还是我们熟知的人物 。 但其实 , 以上三位天文学家的成就 , 也同样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

在18世纪以前 , 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发现了太阳系的各个星体 , 但是有多人知道呢?每当提起天文 , 想到的首先就是哥白尼、伽利略 , 但他们是站在“巨人”的肩膀 ,
这个“巨人”就是我国战国时期的天文伟人——甘德、石申 。
甘德、石申创造了两个很重要的东西 , 一个编制了世界上最早的恒星表 , 一个联合编制了《甘石星经》 。
这本书里 , 收藏了各种类的星星1464颗 。 更重要的是 , 石申的行星研究图里确定了800颗恒星的具体位置 。
在没有望远镜的古代 , 这些恒星位置竟然是通过计算的方式得出来的 。
后来 , 西方天文学界认为计算可不一定准确还得查 。 查完的结果发现 ,
其中121颗全部被定位 ,
并且无比准确 。 这就是甘德、石申在公元前400年左右 , 那个根本没有望远镜的时代 , 全部靠中国古天文学的计算方式定位的121颗恒星 。 还有680颗恒星为什么没被查 , 因为即使从现代的角度来看那些恒星都太远了 , 就算使用望远镜都看不到了 。

更重要的是 , 甘德、石申还首先发现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五大行星的规律、发现金星、火星的逆行现象、发现彗星、发现木卫二 。
其实很多人都知道 , 伽利略发现了木卫二 , 这是他最伟大的成就之一 。 可是甘德、石申比伽利略早发现了2000年 , 伽利略是拿些着甘德、石申绘制的星图 , 用望远镜看到的 。
如果去搜“木卫二” , 就会发现百科上的介绍是在1610年被伽利略发现 , 多么可笑和可悲 。 我们祖先的伟大成就 , 不仅冠上了别人名字 , 就连我们这一代代的后人也未曾听说 , 而国外却将甘德、石申的发现和成果视若珍宝 。
另外在央视《国家宝藏》节目中 , 曾经展示了一件宝藏——金嵌珍珠天球仪 。

古人观测天文或者是计算天文 , 主要是通过八种仪器:
赤道经纬仪 , 用来观测天体的赤经赤纬、真太阳时;
黄道经纬仪
用来观测天体的黄经黄纬、节气;
象限仪
观测天体的地平高度;地平经仪观测天体的地平精度;
纪限仪
观测两颗行星之间的夹角;
地平经纬仪
观测天体的地平精度和地平纬度;
玑衡抚辰仪
观测赤经和赤纬 。 最后将观测到的数据进行计算 , 并把天体记录在天球仪上 。
金嵌珍珠天球仪上1000多颗天体的位置 , 都是通过这种方法计算得出来的 。

金嵌珍珠天球仪上一颗“客星”就是现在的第谷超新星 , 是1572年11月11号夜里丹麦天文学家第谷观测到的 。 可是根据《明神宗实录》记载:十月初三丙辰夜客星现东北方如弹丸 。
经过时间的换算就是1572年的11月8日 。 所以说不管是客星还是第谷超新星 , 都是我们国家先发现、记录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