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年母子杀害屠夫后各自逃亡,28年后儿子被捕,不知母亲早已身亡( 二 )



据邻居们介绍 , 李华的父亲早年去世了 , 母亲一直没有改嫁 , 母子俩相依为命 。
李平和李华两人平时就有积冤 , 互相看不顺眼 , 没想到这次闯了大祸 。
事发后 , 李华的母亲张某兰逃到了北京密云 。
虽然离繁华的市中心比较远 , 但也难逃警方的追捕 , 当年就被抓住了 。

“母子情深”的逃亡剧情北京密云是通往内蒙古和东北的中转地 , 而李华的母亲张某兰在这里停留 , 显然不是明智之举 。
当李华被抓捕的视频在网上披露时 , 有些媒体还打上了“母子情深!”的字幕 。
有些网友脑补出母子分别的一幕 , 或许这对杀人犯母子俩在车站抱头痛哭 。
为了缩小目标 , 两人不得不各自踏上亡命之路 。

车站 ,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次分别 , 就像电视剧中的经典逃亡剧情 , 分开就是天人永隔 。
按母子两人的逃亡路线看 , 两人非常有“策略”地分开行动 。
年轻的儿子逃往人烟较少的内蒙古 , 而老母亲则直接奔向北京 。
没过几个月 , 同伙母亲很快被抓捕归案 , 这样匪夷所思的行为 , 更像是为儿子转移了警方的视线 。

1992年12月 , 张某兰因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死刑 , 缓期两年执行 , 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
李华到达了内蒙古呼伦贝尔的火车站后 , 他也不知该去往何处 , 便在火车站附近讨生活 。
他身上带的钱很快用完了 , 李华生怕别人认出自己 , 也不敢找工作 , 只能乞讨为生 , 晚上露宿街头 。

火车站 , 图片来源于网络
风餐露宿的日子让他苦不堪言 , 但为了掩人耳目 , 他只能忍着 。
几个月后 , 李华发现警方没有找到他 , 便到附近打零工 , 一般是找一些力气活干 。
当然 , 他的警觉性并没有完全放下 , 也不敢固定在一个地方干活 , 只能干一阵换个地方 。

在干零活期间 , 李华认识了一个年轻姑娘 , 两人谈起恋爱 , 还结婚生下了孩子 。
为了方便在内蒙古长期生活 , 李华的岳母为他上了内蒙古的户口 , 还改掉了身份证上的号码和名字 。
李华非常谨慎 , 多年以来没有回过老家 , 也没有联系过家里的亲戚朋友 , 更无法联系上自己的母亲张某兰 。
李华和母亲分开时就失去了联系 , 他一直以为母亲找了个地方藏身 , 不知她早已身亡 。

内蒙 ,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句“乡音”终结逃亡路由于90年代侦破条件有限、技术落后 , 一直没有找到李华的踪迹 。
20多年来 , 承德警方一直没有放弃抓捕凶手 , 时常对李华家的亲戚朋友进行探查走访 , 来来去去换了几批警察 。
近几年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 侦破技术也获得了很多突破 , 为一些陈年旧案提供了新条件 。

2020年时 , 承德县公安局刑侦大队展开了“亮剑2020”专项整治行动 , 对网上逃犯加大了抓捕和分析力度 , 李华这样命案逃犯是重点追击对象 。
警方用人像比对、DNA技术等多种举措在茫茫人海中查找 , 不断地摸排追查 , 找到了新线索 。
民警经过信息核查 , 发现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鄂伦春旗的李华(化名) , 和河北承德县李正(化名)被杀案在逃嫌疑人高度相似 。

承德县公安局的领导非常重视 , 组织了多次分析调度会议 , 特意抽调了几名精兵强将前往内蒙古 。
在呼伦贝尔当地警方的协助下 , 承德警方很快找到了嫌犯所住的地址 。
2020年7月9日 , 李华得知老家承德的几名警官过来找他时 , 他却显得很“淡定” 。

李华表示 , 这一天终于来临:“当说着家乡话的警察出现在我面前时 , 我就知道自己逃亡的日子到头了 。 ”
当年那个20多岁的小伙子 , 如今头发已经花白 , 还有些驼背 , 看起来弱不禁风 。
两名警官在他头上套上黑色的头套 , 双手戴上手铐 , 像老鹰捉小鸡一样把他拎起来 , 送上了警车 。

当有警员问他出来了多久时 , 李华毫不犹豫地回答:“28年了 。 ”
在河北承德几平米的审讯室里 , 气氛庄重而严肃 , 李华坐在铁管焊铸的审讯椅上 , 交代了所有犯罪事实 , 包据他和母亲杀人逃亡的经过 。
在他的身后 , 有一张不到一米宽的睡椅 , 李华有时会在椅子上睡觉 。

在审讯时 , 李华耷拉着脑袋 , 他表示:“在这28年中 , 我一直睡不好觉 , 其实我现在心里也踏实了 。 ”
李华戴着手铐 , 在警方的押送下 , 来到了自己的老屋前 , 指认犯罪现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