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业主出门、坐电梯、遛狗、吃饭、和朋友见面 , 竟然都被物业通过摄像头偷偷监视!
物业盯梢业主
如果你的一举一动 , 都被物业监视着 , 该有多恐怖?
成都的刘先生和赵女士 , 就遇上了这种糟心事儿 。 从去年3月开始 , 刘先生就成为小区物业经理的重点监控对象 , 他的一举一动都会在“大帅监控群”里直播 , 包括几点出门、坐的哪部电梯、在哪家店吃饭 , 以及在隔壁商场和前女友拥抱等 。
赵女士被监控的内容更加恐怖 , 进出小区、吃饭逛街、有家人来访 , 物业都会通过监控拍下视频、照片发在群里 , 如果赵女士呆在家里不出门 , 就会被物业经理带头诬陷造谣 ,
其他年轻女性业主也时常受到“特别关注” , 她们穿着睡衣和清凉衣服的照片被在监控群里疯传 , 群里的人还会对她们的私生活、穿衣打扮评头论足 。
小区本是业主充满安全感的家 , 如今居民的日常作息都被专门“盯梢” , 令人细思极恐 , 赵女士吓得已经要亏本出售自己的房子了 。
小区安装摄像头 , 原本是为了保护业主的安全 , 如今却成为物业对准业主的盯梢工具 , 将业主的一举一动在网络散播 , 随意评论、造谣他人生活 , 显然已经涉嫌违法了 。
作为物业 , 对小区业主的安全有保障责任 , 有权查看摄像头的监控记录 , 但未经业主同意 , 擅自实时监控 , 并截取画面发布在群聊内直播 , 已经涉嫌侵犯业主的个人信息以及隐私权 。
赵女士和刘先生之所以被监控 , 是因为他们提议成立业主委员会 , 不仅遭到物业阻挠还引来了报复 。
那么 , 物业为何对业主要成立业委会有那么大的意见?
我国当前的小区管理模式是由开发商选定物业公司 , 因此在缺少业主委员会等业主组织形成前 , 业主无法对物业方形成监督和压制 。
当前很多小区的管理常态 , 一直由物业“当家” , 缺乏监督 , 物业公司无法形成竞争机制 , 即便业主想要更换物业 , 不经历一番惨烈交锋很难如意 , 这就导致物业从“服务者”变成了“管理者” , 一旦双方爆发矛盾 , 遇上掌握居民个人信息的无良物业 , 业主只能苦不堪言 。
业主之所以要成立业委会 , 就是想要站出来反抗 , 保障自己的权益 , 但业主要成立业委会 , 就会妨碍物业公司和开发商的利益 , 他们肯定会横加阻挠 。
积极维护自己权益的刘先生和赵女士 , 就成了物业眼里的“刺头” , 物业经理利用自己的职权 , 带头监视他们 , 不仅能阻止业委会的成立 , 还能顺便满足他自己的窥私欲 。
物业盯梢业主 , 不仅仅是物业经理个人的私欲 , 更是物业为了保障己方利益的群攻 。
业主要自管
一个业委会 , 究竟有多大的威力 , 要物业经理冒着违法的风险监视业主?
所谓的业委会 , 就是业主们自己组织机构 , 驱逐出物业服务企业 , 由业主们全面接管小区并自行实施物业服务 , 也就是业主自管 。
随着城市发展 , 业主们的维权意识越来越强 , 成立业主委员会成为一些小区的选择 。
然而 , 成都刘先生和赵女士成立业委会碰的钉子 , 在全国小区都具有普遍性 , 背后原因复杂多样 。
一是小区业主对业委会的信任度、参与度低 , 大家都认为成立业委会有猫腻 , 在规模过大的小区里 , 想要统一意见 , 成立业委会的难度大、成本高 。
二是要面对来自开发商、物业的阻挠 , 筹建业委会期间 , 总会遇到开发商和物业的不配合 。
除了成都刘先生和赵女士遭遇物业经理的监控外 , 安徽某小区的业主也受到了阻挠 。 他们在筹建业委会时 , 发现有一部分公共用房竟然被开发商租出去了好几年 , 物业用房的收入也一直是开发商在收取 。
业主们想要成立业委会后 , 把这些公共用房的收益拿回来 , 但开发商不愿意他们动自己的“蛋糕” , 设置了许多障碍 , 不提供相关材料 , 导致小区业主两次组建业委会均未成功 。
三是我国业主大会的成立是由行政主导的 , 《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指导规则》中 , 业主大会的筹备和成立需在区、县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或者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的组织和指导下进行 。
推荐阅读
- 乐歌被骂,何同学“躺枪”
- 这部中端手机影像功能不输旗舰,如今进行降价,只需2369元
- 浙江杭州,孙先生将一辆28000元的摩托车停在公司楼下
- 浙江桐庐,女子买了三张刮刮卡,结果中了30万!
- 浙江,杭州。孙先生来杭州玩时,因为没有车位就将车子停在路边挡住了两个车位
- 缓缓升起的野望——OPPO Reno系列初代机
- 荣耀migic3pro和magic4之间咋选?
- 公路上摄像头咔咔闪了两下,是在违章拍照吗?下次要注意!
- 第五代屏下摄像头技术!中兴Axon50旗舰爆料,小伙伴还会买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