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物种“鸭嘴怪鱼”现身广西,别怕!它们不具备入侵的能力


外来物种“鸭嘴怪鱼”现身广西,别怕!它们不具备入侵的能力


文章图片


外来物种“鸭嘴怪鱼”现身广西,别怕!它们不具备入侵的能力


文章图片


外来物种“鸭嘴怪鱼”现身广西,别怕!它们不具备入侵的能力


文章图片


外来物种“鸭嘴怪鱼”现身广西,别怕!它们不具备入侵的能力


文章图片


“鸭嘴怪鱼”现身广西 , 被一名垂钓者钓获自从汝州“鳄雀鳝”火了一波之后 , 大家对于外来物种的警惕性有了很大的提升 , 在遇到一些怪异生物的时候 , 人们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它是不是外来物种 , 对生态环境是否具有破坏能力 。

有这种警惕性 , 当然是好的!
近日 , 广西一位垂钓者在河边钓鱼的时候 , 突然钓获了一条长相怪异的大鱼 。 这条鱼的嘴巴长得十分奇特 , 看起来比身体还要长 , 好像一只长长的“鸭嘴” 。


广西钓友钓获的鸭嘴怪鱼由于不明白这条“鸭嘴怪鱼”到底是保护鱼类 , 还是外来入侵物种 , 垂钓者便将这条“怪鱼”的图片发布至网络上求助 , 瞬间引来不少网友围观 。
网友:这是一条外来物种“鸭嘴鲟” , 又称匙吻鲟
面对这条长嘴怪鱼 , 网友们议论纷纷 , 有人称“长得怪 , 判得快” , 没准这是一种不常见的保护鱼类 , 也有网友称其是外来入侵物种 , 要灭之而后快 。

就在网友们争论不休的时候 , 有懂行的网友站出来称这是“匙吻鲟” , 密西西比河的产物 。 它之所以在广西境内出现 , 应该是养殖物种逃逸所造成的结果 。
目前 , 匙吻鲟在国内应该还没有形成野生种群!

匙吻鲟 , 顾名思义就是吻部像一把汤匙 , 其实将其称之为“鸭嘴鲟”更为形象一些 , 其长长的嘴巴和鸭嘴十分相似 。 “鸭嘴鲟”原产自密西西比河 , 是一种大型淡水鱼类 , 和我国的长江白鲟同属鲟形目白鲟科 。
“鸭嘴鲟”体型巨大 , 肉质细嫩 , 自1994年被引入国内养殖 , 拥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和观赏价值 , 在国内市场的售价为每公斤百元左右 , 已经有人大规模进行养殖 。 据吃过的网友这样描述:“它的长嘴巴 , 吃起来脆脆的 , Q弹……”

“鸭嘴鲟”的样子虽然看起来有些怪异 , 但其性情和比较凶猛的长江白鲟不一样 , 它们更加温顺一些 , 而且是素食主义者 , 主要以浮游动物为食 , 和鲢鳙一样属于滤食性鱼类 , 很多水族馆还将它们作为观赏鱼类养殖起来 。
外来物种并非入侵物种 , “鸭嘴鲟”并不具备入侵能力“既然这么好吃 , 又可以观赏 , 就不必担心它是不是入侵物种了!”有网友称 。 事实上 , 一个物种好不好吃 , 不是判断其是否属于入侵物种的依据 , 主要是要看它们对环境有没有破坏能力 。

比如“小龙虾” , 虽然味道也很鲜美 , 但由于其对稻田存在极大的危害 , 因此也被定性为入侵物种 。
在本人看来 , “鸭嘴鲟”虽然不是本土物种 , 但它们并不具备生态入侵的能力 , 主要由以下两点原因:
第一、鸭嘴鲟的食物来源主要是浮游动物、枝角类动物、水藻等 , 偶尔吞食小鱼小虾 , 因此它们对于本土鱼类并不会构成太大的威胁 。 反而由于它们的“滤食性” , 会对水体起到清洁的作用 , 就像鳙鱼一样 , 有净化水体的能力 。

第二、鸭嘴鲟是一种洄游性鱼类 , 其产卵生殖受到水温、流速、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 成熟的雌雄亲鱼在产卵期间需要顺着河流向上洄游 , 然后达到产卵地进行产卵 , 大河上的拦河坝就成了它们生殖道路上的一道“拦路虎” 。 我国的白鲟、中华鲟、长江鲟等鱼类 , 正是由于产卵地遭到破坏 , 而导致数量不断减少 , 甚至达到了灭绝的境地 , 其中白鲟已经被宣布灭绝 。
作为白鲟同类的鸭嘴鲟 , 想要在野外形成一定数量的群体 , 难度可想而知 。
因此 , 鸭嘴鲟在国内并不具备生态入侵的能力!而且它们的生存状况 , 也并不乐观 。 在鸭嘴鲟的老家密西西比河 , 受到大坝以及捕捞等因素的影响 , 它们的数量正在急剧减少 , 其中十分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它们的鱼卵是鱼子酱的主要来源之一!

正是由于鱼卵价值很高 , 鸭嘴鲟遭到大量商业捕捞 , 资源正在逐步衰竭 。
鸭嘴鲟能在国内形成稳定的种群 , 以弥补白鲟灭绝的缺憾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