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太空采矿:一意孤行还是天赐良机?
作者:PierreHenriquet
编辑:Meister Xia
导读:
从太空获得资源 , 一直以来是人类探索宇宙的目的之一 。 在宇宙众多天体中 , 蕴藏极为丰富的矿物资源 , 就在月球、火星、金星这些邻近的天体上 , 也存在丰富的矿产资源 。 为了破解地球矿产资源枯竭的瓶颈与人类共同体可持续发展难题 , 开发与利用丰富的太空资源势在必行 , 太空采矿也应运而生 。 实际上 , “太空挖矿”的难度非常大 , 本期“太空采矿的挑战”系列一 , 带您了解太空采矿的发展和困难 。
一览:
- 地球资源的匮乏使我们将目光投向了外太空 。
- 灵神星(约200公里宽)的金属含量可能高达50% , 相当于地球几百万年的铁和镍产量 。
- 考虑到现有地外采矿立法十分模糊 , 美国、卢森堡和阿联酋正在搭建自己的立法框架 。
- 无论公私部门对地外资源开采的热情有多么高涨 , 都难以掩盖此项任务的艰巨性 。
然而 ,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太空旅行成本的不断下降 , 以及私营部门不断参与战略资源开发 , 这一现状有望出现改变 。 化学元素的匮乏 , 以及外太空商业开发的不断推进 , 使我们将目光投向了地球之外——月球、小行星 , 以及离地球较远的其他太阳系星体都蕴含着我们所需的丰富资源 。
图片来源:月球采矿(达索系统)
天外“矿山”
灵神星(直径约200公里宽)的金属含量可能高达50% , 相当于地球几百万年的铁和镍产量 。 除了铁和镍之外 , 还有大量的其他金属在吸引未来的太空勘探者 。
其他小行星富含地球十分罕见的元素 , 如铂、铱、锇和钯 。 它们广泛应用于工业 , 是催化转换器、心脏起搏器和医疗植入物等产品的重要原料 , 也是多数电子元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考虑到地球资源有限 , 且开采成本较高 , 太空开采似乎不失为一项可行方案 。
在近地天体中 , 月球是航空航天业的目光焦点 。 这主要关乎两大战略资源:
第一大战略资源是水 。 美国月球勘测轨道器(LRO)和印度月船1号(Chandrayaan-1)的月球轨道分析表明 , 水几乎存在于整个月球表面 , 且月球两极阴暗处的火山口存在大量的冰 , 一旦经过净化 , 便可为在月球执行任务的宇航员所用 。 电解反应还可以将水分解分离成氢气和氧气 , 为航天器提供燃料(阿丽亚娜5号运载火箭的主发动机使用的就是液体氢氧燃料) 。
图片来源:小行星采矿(深空工业)
此外 , 在太阳风的作用下 , 月球赤道地区沉积了大量的氦-3(氦的一种轻质同位素) 。 氦-3是第二代和第三代核聚变反应堆的潜在燃料来源 , 预计将于本世纪末投入使用 。
立法框架的演变
我们能否自由开采地外天体?
1967年制定的《外层空间条约》(Outer Space Treaty)明确禁止各国把任何天体据为己有 。 在条约中 , 月球被称为全人类的“共同财产” 。 不过 , 《外层空间条约》于冷战时期制定 , 自然无法体现各国当前的太空勘探需求 。 不少国家以此为切入点 , 开始向《条约》中的漏洞发起攻势 。
比如 , 美国和一些想要进行太空采矿的国家称 , 国际水域虽不属于任何国家 , 但允许自由捕捞 。 同理 , 各个国家和公司也可以自由开采天体 , 无需对其宣示主权 。
为了进一步表明其态度 , 奥巴马政府于2015年签署了所谓的《太空法》(Space Act) , 允许美国公民“从事太空资源的探索和商业开发” 。
2020年4月 , 特朗普政府签署了一项行政命令 , 支持美国在月球和小行星上采矿 。 紧接着 ,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在2020年5月发布了《阿尔忒弥斯协定》(Artemis Accords) , 呼吁在未来的月球基地上设立“安全区” , 防止各国或各公司相互干扰 , 避免引发外交事件 。
图片来源:采集月球样本的阿尔忒弥斯号宇航员(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推荐阅读
- 一立方厘米重20亿吨,中子星到底有多可怕?人掉上去会怎样?
- 黑洞越来越近了,天文学家发现迄今为止距离地球最近的黑洞
- 世界最大的天体:能吞下18亿个太阳的盾牌座UY?在它面前啥也不是
- 南极冰层下探测到中微子 揭示遥远星系特性
- 最近仅710万公里,直径超1.5公里小行星被发现,会撞击地球吗?
- 爱因斯坦时空观被质疑?宇宙或早已步入死亡,我们一直活在过去?
- 黑洞离地球,越来越近了,但天文学家却说:它不应该存在
- 世界上眼睛最多的生物是什么?
- 宇宙究竟有多大?三方面全方位了解宇宙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