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谷|早冬红叶美诗五首赏读:初冬景物未萧条,红叶青山色尚娇

稻谷|早冬红叶美诗五首赏读:初冬景物未萧条,红叶青山色尚娇

文章图片

稻谷|早冬红叶美诗五首赏读:初冬景物未萧条,红叶青山色尚娇

文章图片

稻谷|早冬红叶美诗五首赏读:初冬景物未萧条,红叶青山色尚娇

文章图片


初冬红叶美诗五首:早冬如晚春 , 霜林斗红叶
红叶树泛指秋冬两季叶子在凋落时期转成红色的落叶树木 。 红叶树木的品种相当广泛 , 常见的枫树 , 槭树 , 黄栌 , 乌桕等都属于红叶树种 , 由于每种植物叶子红的时间和凋落的时间 , 受到各种气候条件的影响 , 所以很多红叶树并非只呈现在秋天 , 而更是绵延至早冬仲冬 , 形成斑斓的红美 , 妆点秋色冬景 , 让萧条的冬天 , 有着另类的红彩 。

“霜事日以多 , 深浅红相涉 。
早冬如晚春 , 灵山枫未怯 。
存者即为花 , 落者已如叶 。
高天照乱石 , 一片光明接 。
前殿与后阁 , 俱为红所摄 。
依高同一望 , 万丈试目睫 。 ”明末清初 · 谭元春\t《入灵隐寺看红叶同孟阳 其一 》
长江中下游的早冬 , 气候比北方温润 , 当北方落木萧萧 , 寒雪飞扬之时 , 南方的杭州西湖灵隐寺 , 正是枫叶在枝头绚烂火红的时期 。
虽然霜寒日重 , 正是这种小冷寒 , 催红了满山枫叶 。 而每片树叶红的色泽不同 , 深红浅红掺杂摇曳在一起 。
这早冬的天气 , 就像晚春一样 , 白天温暖 , 所以枫树舒展 , 没有丝毫瑟缩的气息 。
那枝头上挂着的 , 远看就像春花 , 而落下的妥妥就是红色的落叶 。
那矗立在阳光下的枫树 , 照映山石嶙峋 , 火红的光彩融入到日光里 , 一片红色的光明 。
而寺庙的殿宇 , 都为红色所笼罩 , 一片祥光 。
而我们登上了最高处 , 去看遍地枫林 , 万丈蓝天 。
不知道现在灵隐寺是否还有没有这样巨大古老的枫树?那艳丽却又静谧的红 , 仿佛人内心的信仰 , 燃烧冬天 。

“山居寡人事 , 初冬风日佳 。
霜林斗红叶 , 时复堕空阶 。
兴至不自懒 , 策杖临水涯 。
潜鱼或在渚 , 寒藻舞沿洄 。
逝川渺东注 , 眷然兴我怀 。
坐久无与语 , 兴尽还归来 。 ”明 · 谢迁《冬日过山庄感兴二首 其一 》
冬日行山 , 最大的好处 , 山就是一种分明的存在 , 陪伴你 。
没有太多的人事牵扯你 , 或有 , 在行山的过程中 , 行走单调 , 风景变幻 , 淡去世上种种现实的联系 , 反而和自然最大限度地贴合在一起 。
所以初冬的风景 , 会全方位进入你的眼睛 , 环绕你的身心 , 若是一点太阳 , 一点微风 , 在行走的过程中 , 就算有寒气 , 也会因为行走而产生的热量而淡去 , 反而更有一种冷热征服的快意 。
那么这个时候 , 看到早上尚有霜的红叶树 , 你会是什么感想呢?你肯定会想 , 它们和自己一样 , 在快意征服的过程中 。 连那一两片落叶 , 也美得很 , 因为红得明丽绚烂 , 红得傲然悠闲 。
这里用霜林斗红叶 , 这个斗 , 实际就是一种人内心的向上力 , 折射在红叶上头 。
越冷越红 , 是红叶枫叶 , 也是人的向前的生命力 。
实际运动开了 , 往往就止不住 , 所以沿着红叶山路 , 去看山下的水洼 , 流水 , 水中还有摇曳的水藻 , 那些鱼儿想必都沉在水下了吧 。
秋收冬藏 , 山林万物皆如此 , 人也如此 , 在这样的静谧里 , 享受和暖的冬气 , 心也更柔软开阔 , 直到夕阳下山 , 兴尽而返 。

“初冬景物未萧条 , 红叶青山色尚娇 。
一幅天然图画里 , 维摩僧寺破山桥 。 ”吴伟业明末清初 《题王石谷画 其二 》
虽然写的是一幅初冬画卷 , 但实际这样的景色 , 在江南的初冬常见 。
郁达夫也写 , ”江南的地质丰腴而润泽 , 所以含得住热气 , 养得住植物;因而长江一带 , 芦花可以到冬至而不败 , 红叶也有时候会保持得三个月以上的生命 。 ”
所以初冬的江南 , 才是红叶绚烂的时候 。
初冬景物并没有萧条 , 那红叶在青山上 , 色彩还那么娇艳 。
不能不说 , 这冬天的短太阳气候 , 有些红叶树发芽的叶子 , 居然也是红的 , 岂不真是红于二月花吗?所以这个娇 , 用得好 。
在这样明丽有如晚春的气候里 , 红叶满山 , 露出一角僧寺 , 一座半旧的木桥 。
静谧 , 深邃 , 禅意 , 幽远又悠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