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双十一,李佳琦变了( 四 )


“‘无论能不能赚到钱都会做’的是天职 , ‘利用专长谋生的差事’是职业 , 而工作是‘奉人之命的有偿劳动 , 无关好恶’ 。 ”
李佳琦无法被模仿的一点 , 或许就在于 , 他在做的是一个时常喜欢、偶尔会恨 , 但乐在其中的职业 。

双十一结束 , 李佳琦还在吗?
昨晚(11.11)李佳琦呼唤来了所有助播成员 , 一起在镜头前和大家挥手告别:
“321 , 谢谢所有女生 , 那我们双十一结束咯 。 ”

图源:李佳琦直播间
直播结束了 , 之后也许是漫长的复盘 , 抑或掌声满满的庆功宴 。
但屏幕前有一小撮人 , 仍在期待着双十一之后和李佳琦的继续见面 。
这一幕 , 让人想到2020年李佳琦罕见地停播了11天的那次 。
疫情笼罩下 , 团队担心过于急促的复播会引争议 , 却没想到开播之后效果很好 。
如果从更商业的角度来讲 , 原因或许是——
消费浪潮的来去起伏 , 李佳琦的直播间一变再变 。
刚直播时他坐在出租屋客厅的暗橘色布艺沙发上 , 背景墙只有一个简单的电影海报 , 那时的粉丝还记得他被调侃脸红的样子 , 后来小狗Never的生产、小助理付鹏离开、和新助播旺旺从相顾无言到打闹互怼 , 生命的相聚与分别都在直播间里 , 在众人见证下一一上演 。

付鹏退居幕后前向粉丝鞠躬
而这个过程中 , 李佳琦的直播策略也在悄无声息地转变 。
在人们需要有一个人笃定地告诉她们 , 你适合什么 , 去买什么的时候 , 李佳琦带着“买它买它”横空出世 , 不厌其烦地一遍遍试色 。
屏幕阻隔掉了可能被柜哥柜姐注目而产生的局促感 , 也真的减少了屏幕前的人的试错成本 。
而后 , 明星下场 , 李佳琦的直播间又变成了追星的一线 。
鹿晗、杨紫、孟美岐、刘诗诗……多少一度看起来遥不可及的明星 , 一个两个都出现在了李佳琦的直播间 。
到了充斥寒气的今年 , 名利场风雨飘摇 。
李佳琦不再把“买它买它买它”挂在嘴边 , 取而代之的是“理智消费 , 快乐购物”几个瞩目的大字 。
李佳琦从寂寂无名 , 到声名鹊起 , 或有意或无意 , 李佳琦似乎总能切中时代的脉搏 。
但这些商业的逻辑 , 似乎又不能道尽李佳琦成功的逻辑 。
昨天双十一直播结束后 , 飞快变化的评论里 , 有人打出一句评论说:
“真诚永远无敌 。 ”
今年9月20日李佳琦悄悄回归时 , 这条评论也在微博获得高赞 。
很多人无法理解李佳琦的成功 , 《吐槽大会》中梁龙的稿子调侃:“如此苍白的吆喝 , 在这个时代怎么还这么管用?”
可能他的受众“所有女生们”也不搞不懂 , 为何这个看似男生在镜头前看似毫无技巧的吆喝 , 总能让她们感到无比真诚 。

图源:纪录片《十一》
其实如果真的看过李佳琦的直播 , 就能发现 , 他总能适时说出客户最需要的话 。
这点在李佳琦还在南昌做柜哥时就初现端倪 。
假如有顾客来买眼线笔 , 李佳琦不会按照传统的套路 , 介绍这笔用了什么工艺、如何顺滑 。
他说 , “你看它很柔软 , 不会弄痛你的眼睛 。 ”
以及 , “真的很好用 , 你信我” 。
从顾客的角度出发 , 用自己的专业担保 , 两句话下来 , 多数女孩都会点头 , “嗯 , 我信” 。
而这点 , 如今更多地呈现在《所有女生的offer》里李佳琦和国货品牌的极限拉扯中 。
节目中 , 有76岁的品牌创始人出镜讲述风风雨雨 , 也有首席技术官分享自己的坚持 , 新品牌体现诚意 , 老品牌展露不易 。
而某种程度上 , 作为合作伙伴 , 李佳琦和他们之间 , 既互相牵制 , 又有着千丝万缕利益牵扯 , 但他总能精准戳中品牌痛点 , 让不少负责人失控落泪 。

图源:豆《所有女生的offer》
但李佳琦也不总是坚定且温和的 。
被粉丝常看常笑的视频之一就是 , 他怒怼某大牌的口红包的名场面 。
那场直播里 , 李佳琦白眼翻上天 , 初代小助理付鹏几次救场都拉不回他放飞的自我 。
这也成了直播间的保留节目 , 不是一味带货 , 而是从用户角度考虑性价比 。
比如“这款酸奶虽然健康 , 但真的不好喝”“买这个套装就好 , 那个套装太不值了” 。

图源:《可凡倾听》
帮顾客推荐适合她的产品而不是让对方无脑下单 , 是李佳琦对自己的定位 。
“如果家里已经有了一百片面膜 , 为什么还要囤?”“有多少钱 , 就过什么样的生活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