秩序——刻在人类DNA里的偏好?

前两篇文章讨论了 , 自由意识的本质 , 就是物质基础上的随机性 。 导致人类个体和人类文明的熵减过程 , 并非意识中自由的部分 , 而是意识中非自由的部分 , 非自由的部分 , 就是“过去的因果” 。 意识产生的时刻 , 其实就是物质的有序程度 , 达到了进化的奇点 。 即大量随机的无序物质 , 偶然产生了有序 , 继而大量随机的有序物质 , 又偶然产生了意识 。 而要达到人类目前的意识形态 , 这个最原始的“意识” , 需要同时具备两个要素:一是对外界刺激的随机反应 , 二是对经验的传承和积累 。 前者对应本质随机的“自由意识” , 后者对应因果联系的“非自由意识” 。 所以在这个意义上 , 人类的发展史可以概括为“在混乱无序中自由地随机摸索”+“对成功经验的教育与传承” 。
意识的自由 , 其实只是一种完全随机的反应而已 。 “自由意识”的微观本质 , 是物质基础上的随机性 , 它看起来不像物质的根本原因 , 在于“非自由”的传承部分 , 已经占据了绝大多数 。 这种高度有序的状态 , 让人很难将它与随机联想到一起 。 但如果把意识中所有非自由的部分 , 即受到的教育、传承的文化、积累的经验、进化的基因等等刨除 , 可能就只剩下了 , 能对外界刺激 , 做出简单反应的一堆细胞而已 。
意识中非自由的部分 , 是人类文明维持熵减的必要条件 , 它像数学上的一个收敛函数 , 将外界的随机输入 , 收敛到一个狭窄的范围 , 这就是从无序到有序的过程 。 教育和传承让这个过程 , 向着越来越高度的有序进发 。 有的传承已经被刻进了基因 , 有的传承则是通过教育延续 , 但无论如何 , 非自由的因果联系部分 , 已经占据了人类意识的绝大多数 。 因此 , 人性真正高贵和光辉的部分 , 并不是自由 , 而是非自由 , 是个体继承人类文化的历史 , 是人性抗拒自然法则的有序 , 是文明千年于个人一生的凝华 。 所以评判美的标准 , 向来都是其有序的程度 , 越有序则越显高贵 , 或流芳百世 , 或旷古绝今 。
【秩序——刻在人类DNA里的偏好?】随机的自由对于人类的意义 , 在于其不断探索的功能 。 人类再将新的成功经验 , 通过传承纳入到文明的体系中 , 这就是进化 。 而人类对于物质世界的意义 , 是在总体无序熵增的宇宙中 , 创造了一个持续熵减的系统 , 它是宇宙发展的幸运 , 也是物质进化的奇点 。
推荐阅读
- 【星协】我们的流浪者—— 卫星
- 奇怪的生物——红唇蝙蝠鱼
- 繁衍与毁灭——关于人类末日的思考
- 奇怪的生物——幽灵鲨
- 贺兰山|浙江千岛湖——乘船上岛很无聊,不如省钱泡酒店!
- 早期人类——北京人的特征
- 天生丽质|孔子带你游山东——日照站
- 宇宙中最大的谜团——生命是怎么来的?为什么会出现生命?
- 旅行|你们不到此,不知道什么才叫相见恨晚,是我迟到了——阳朔
- 《基因蓝图》——如果基因决定了智力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