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一束光
影影绰绰的窗户
陶勇医生的《自造》这本书单看封面
就觉得敞亮以下分享两个触动我的点
01
关于技-艺-理
陶勇医生将他的医学生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技”——技术阶段 。 这一点很好理解 , 就是练基本功 。 比如陶勇医生整天练手术 , 拿镊子撕葡萄皮等 , 天天练手艺活 。 就像卖油翁 , 每天练习 。 这个阶段靠的就是勤加练习 。 第二阶段是“艺”——艺术阶段 。 就是开始要创新了 , 追求美感了 。 你会的技术别人都会 , 你要开发新方案了 。 这个时候靠的是谦卑和勇敢 , 因为谦卑敢于想象可能 , 因为勇敢 , 敢于打破故我 。 就像卖油翁演示的“自钱孔入 , 而钱不湿” , 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 第三阶段是“理”——哲理阶段 。 从工作中悟出的道理、哲理 , 比如从患者身上看到的坚强、勇敢 , 让自己更有战胜困难的勇气 。 比如从病症的理后面 , 得出医学是一个关于平衡的哲学等 。 比如卖油翁能得出“唯手熟尔”的底层逻辑 。
我把这三个阶段理解为“自造”的必由之路 。 如果不在一件事上做到极致 , 不顿悟 , 我们如何升华我们的人生 , 让其充盈?我们仔细对照这三个阶段 , 我们就能读懂为什么有的人像机器一样忙得团团转 , 但依然不开心 。
02
关于医学窥镜
陶勇医生用了医学窥镜这个概念类比 , 他提到我们每一种工作 , 不论是程序员、销售员还是导游 , 我们都可以把它变成一个窥镜 , 就是深入得探查 , 这样可以让我们看到更深层的东西 , 而不光是停留在表象的技术层面 。
陶勇医生通过行医 , 通过给人治疗眼疾 , 能够看到整个社会 。 为什么陶勇可以看到 , 为什么我们有的人却看不到呢?
答案在于我们很多人是浮着 。 浮于表面 , 走马观花 , 看似看到的风景很多 , 但每一处风景都没放在心上 。
我就在琢磨啊 , 我们很多时候都在浮于表面 , 比如感情 , 无论是婚姻还是恋情 , 快到可以闪婚闪离 , 而没有人去探究原来爱是需要付出全身心的努力才能获得的 , 浅浅得努力了两三分 , 以为自己是世界上最励志的人 。 连感情都浮于表面 , 何况工作 , 何况学习......
我们太缺乏深度思考 , 深度阅读 , 深度生活深深的爱.....以至于我们在浮于表面中消耗着自己的才华、梦想、感情 , 却不自知 。
感情、风景、工作、事物都不走心了 , 心就没有功用了 , 当然就盲了 。 这也是作者提到的空心病 。
这本书里呢 , 还有一些哲学的论述也很有意思 , 比如
你在比较中失去的 , 你可以从存在要回来 。
从存在中失去的 , 从比较中要回来 。
我放下了物理上的手术刀 , 却拿起了另外两把手术刀 。
......
【陶勇的《自造》之光】这本书 , 于我最大的意义在于 , 我开始思量 什么是渡人渡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