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辱母案”6年后重新上路:家庭添新成员,开店创业小有名气( 二 )



出狱后找活干吃尽闭门羹 , “刺死辱母者”于欢心酸回忆:想送快递外卖都被拒
为了帮助弟弟尽快适应社会 , 姐姐送他一部手机 , 教他在短视频平台上记录生活 。 于欢注册了自己的微信号 , 昵称取为“归来去” , 是回归家庭的意思 。 “回归到原有的轨道肯定是不可能了 , 时间不会等你 , 人也不会等你 , 只能说我得去适应 。 ”
虽然有着失落 , 于欢劝自己知足 , “最起码我有个自由 。 ”
但对于他的家人们来说 , 他们还有着更多的盼望 , 于欢还年轻 , 应该有更好更有盼头的生活 , 他应该有一个自己的家 。
恋人
苏银霞迄今愧疚 , 儿子青春最好的时光都在牢狱里 , 苏银霞觉得是自己拖累了他 。 出狱后 , 于欢偶尔在网上发些记录生活的视频 , 总有人在底下评论他“唱高调”“杀人犯” 。 苏银霞看到就难受 , 特想回复对方 , “谁愿意成为杀人犯呀?如果不是逼急了他(于欢)也不会这样做 。 ”

作为全家最先出狱的人 , 苏银霞迫切希望能带领一家人重新振作起来 。 她花128块钱 , 把头发剪短 , 染成棕褐色 , 自己给自己打气 。 她相信生活总要继续 , 有一种百折不挠的劲头 , 她常常试探于欢的择偶想法 。 于欢总是笑笑 , 想不出作何回应 。 出事之后 , 他成为冠县的「名人」 , 偶尔媒人给于欢牵线相亲 , 女孩子一听于欢的过往 , 就担忧他“是不是特别凶 。 ”还有人给于欢介绍过离异单身女子 , 让苏银霞感到不快 , “大小伙子 , 什么样的找不到呢 。 ”
但事实如此 , 大多女孩子听到于欢服过刑就觉得“特别让人害怕” , 家人也不同意 。 很长一段时间 , 于欢不主动接触女孩 , 不再想恋爱、结婚的事 , 精力都用来找工作 , 谋划一份谋生之道 。
2021年中秋过后 , 在朋友聚会上 , 于欢认识了现在的妻子常丽丹 。
常丽丹不在意于欢的过去 。 她是家中老大 , 性情成熟 , 做事果断 。 之前她就知道他 , 当时常丽丹在读大学 , 案件的舆论发酵期 , 同学们都在讨论 , 她也小小地参与过对于欢的声援 。 等到见到本人 , 她发现这个早已认识的陌生人 , 其实憨厚不善表达 , 举止笨拙中还有几分可爱——她一放下筷子 , 对方就会递上餐巾纸 。
在经过了悄悄见面互相熟悉的半年后 , 两个人正式走到了一起 。 常丽丹能感到于欢想要尽心尽力地照顾她 , 她对他实打实地信任 , “他没有一点心机 , 绝不会坑害别人 , 是非常善良的人 。 ”

一开始 , 常丽丹的父母不同意 , 理由依然是他的刑事案底 , 这一点也在情理之中 , 但常丽丹告诉父母 , “他的内心不空虚 , 不自卑 , 我跟于欢在一起 , 内心也没有一点压力 , 以后我们有宝宝 , 长大也会是这样子的 。 ”
一年后的这个夏天 , 他们结婚了 , 于欢穿着金色的传统袍褂 , 手捧一束红玫瑰 , 脸上喜气洋洋地来到常丽丹面前 , 说 , “媳妇 , 我来接你了 。 ”
彼此告白的时刻 , 常丽丹告诉于欢 , “我肯定跟你好好在一起 , 努力也好 , 踏实也好 , 双手也好 , 哪怕汗水也好 , 我们肯定能过好我们自己的小日子 。 相信我 , 也相信我们 , 好吗?”

【“辱母案”6年后重新上路:家庭添新成员,开店创业小有名气】山重水复
在于欢和常丽丹的婚礼现场 , 代理律师殷清利作为证婚人 , 见证了他们得来不易的幸福 。
他还记得首次见到于欢的情景 , 那时候一审判决刚下来 , 于欢感到万念俱灰 。 进入监舍头一周 , 他天天研究《刑法》 , 盘算如何才能减刑 。 算着算着更绝望了 。 即使取得减刑 , 重获自由的时候 , 自己可能也得四十五六岁了 。 人生的大半辈子都过去了 , 出来还能做什么?这辈子没什么希望了 , 于欢干脆找来佛经读 , 满脑子都是“来世”“往生” 。
从一审到改判再到出狱 , 殷清利见证了这个年轻人充满波折的人生轨迹 , 从万念俱灰到慢慢振作 , 殷清利感到于欢已经做得够好了 , 就好像灰烬中燃起的一簇倔强火苗 。 而发生在这个年轻人身上的事 , 已经具有了更广大的价值 ,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案例研究院专门将于欢案编写成书 , 《记载中国法治进程之典型案件——于欢案》 。

这是殷清利第一次当证婚人 , 比作为律师上法庭还紧张 。 站在台上 , 他感慨万千 , “六年前 , 于欢一家人身陷囹圄 , 山重水复 , 六年后 , 于欢一家人幸福团圆 , 柳暗花明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