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辱母案”6年后重新上路:家庭添新成员,开店创业小有名气( 三 )


婚事当天 , 于欢全程在网络直播 , 仿佛要向全世界交代自己的幸福 , 他感恩当年公众的理解与声援 。 出狱后 , 网络一端的关心和支持 , 也安慰他度过最无措的日子 。 婚礼现场 , 他朝直播镜头深深鞠了一躬 。

于欢性格腼腆 , 从小就不是调皮捣蛋的孩子 。 苏银霞记得 , 自家原先住的小院里有一棵树 , 她常在院子里搓洗衣服 , 一岁多的于欢会自己拿着个小铲 , 在树下挖土玩 , 一下午不用大人管 。 后来家里有了电视机 , 大人忙家务时 , 只需给于欢一个奶瓶 , 他就搂着个褥子安静地看电视 , 是极好带、听话的孩子 。
当时于欢一家五口人 , 住在共30来平的两间连栋平房 , 姐姐和奶奶住一间 , 于欢和父母住一间 。 上小学后 , 于欢学会了烧蜂窝煤 , 放学回家 , 会先生炉子熬粥 。 等大人们回家 , 只需再炒点儿菜 , 一家人很快就能吃上晚饭 。
于欢是个“可乖可乖”的孩子 , 从小到大 , 一次架都没打过 。 至于学习成绩 , 在母亲苏银霞眼里压根不构成烦恼 。 后来她们一家生意做得大了起来 , 开了自己的工厂 , 她早就想好 , 与其让于欢考个普通学校 , 不如就在厂里磨练磨练 , 电、气、焊 , 什么样的技术师傅都有 。
每到寒暑假 , 于欢也会自发地到家里的工厂学技术 , 在车间帮忙 。 高一 , 于欢想要个新手机 , 恰逢工厂在铺地砖 , 苏银霞便让他跟着建筑队搬砖 , 一天八十块 , 赚够钱就可以买手机 。

高考 , 于欢考上了一所计算机专业的学校 , 但他知道自己即使去读 , 毕了业 , 大概率还是会接手家里的工厂 , 想想放弃掉了 。 那时候 , 于欢的生活可谓无忧无虑 , 心里没有愁事 。 他的家境优渥 , 也有疼爱自己的家人 , 未来想当然也是一片光明 。
但实际上 , 自2014年起 , 苏银霞创办的山东源大工贸有限公司便遇到经营拐点 。 由于公司主营的钢材价格暴跌 , 一天的工夫 , 资金流全断了 。 苏银霞说 , 上午还挺风光 , 下午就一屁股债 。 为维持公司运转 , 她不断外借钱款 , 拆东补西 , 被列入银行失信名单后 , 转向了高利贷 。 这成为噩梦的开始 , 为了偿还越滚越高的高利贷 , 一家人想尽了各种办法 , 抵押了房产 , 吸纳民间资金(这成为后来苏银霞入狱的案由) , 但依然杯水车薪 , 就像被套上了绞刑套 , 越挣扎只会套得越紧 。 催债人的野蛮催债随之而来 , 为了榨出最后的资金 , 他们将苏银霞的头按进刚拉完大便的马桶 。
2016年4月14日案发当天 , 于欢早上7点多下夜班 , 回家吃了口饭 , 睡到下午2点多 , 醒了就去厂里找母亲 。 那天 , 催债队伍又来到了苏银霞的工厂接待室 。 苏银霞记得 , 当时于欢一直说 , 要保护她 。
归来去
去年中秋前 , 一位月饼经销商亲戚提议 , 让于欢和姐姐去夜市摆摊卖月饼 , 说“卖不掉也没关系 , 大不了再退给我 。 ”
于欢装了几十箱月饼 , 往路边摆张折叠桌 , 一边开直播一边卖 。 刚直播十分钟 , 附近知道于欢名字的网友都跑来了 。
也是这一年 , 一家人中最晚出狱的父亲也回到了家 , 他在服刑期间得了脑血栓 , 走路不便 , 但无论如何 , 一家人都熬过了最难的日子 。
回家后父亲仍每天给过去的合作伙伴打电话 , 期望能谈到投资 , 重新启动工厂 。 而他们的工厂早已空荡一片 , 一家人陆续入狱后 , 姑姑于秀荣收拾了少量行李搬到工厂的保安室住 , 独自看守70亩地的厂区 。 过年时 , 隔壁几家企业张灯结彩 , 她也给空荡的工厂贴上春联 。 因为资金短缺 , 工厂停摆 , 机床因经久不用而生锈 , 厂区断水断电 , 于秀荣就靠点蜡烛 , 从隔壁公司挑水度日 。
生活要在废墟上重建 , 这是一句简单的话 , 但要做到 , 非拼尽全力不可得 。 还在监狱的时候 , 于欢喜欢上了小说《推拿》 , 书里的主人公都是历经磨难 , 但不怨人也不自弃 , 用自己的双手拼出自己的路 。 他也想要有这样踏实而有力的生活 。
刚回归社会时 , 不少MCN公司找到于欢 , 想签他做主播 。 于欢仔细研究签约条款 , 好像赚得多 , 但若不小心违约 , 赔偿金是一笔大数目 。 他想了想 , 自己只想做个普通人 , 过平常生活 , 放弃了 。 “大富大贵没必要 。 人无非都是睡一张床 , 吃一些家常菜 , 还能天天去饭店吃吗?”
平平淡淡一点儿吧 , 于欢想 。
服刑期间 , 他见多了经营大事业的企业家 , 操劳了几十年 , 创下庞大的家业与知名度 , 风风火火一辈子 , 最后锒铛入狱 , 度过不自由的后半生 。 “你说人一辈子求的啥?前半辈子那么好 , 后半辈子老是去补窟窿 , 这样的日子好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