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在影片或综艺中,资本由文化主导转向经济主导?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为何在影片或综艺中,资本由文化主导转向经济主导?】

电视媒介时期一些严格的审核机制、制作机制在新时期已经不能全部适用 , 网络媒介出现的同时伴随着消费社会的到来 , 媒介场域进一步被资本与市场裹挟 。
网络“她综艺”作为一种文化生产 , 本应该促进女性文化的发展 , 却受到经济资本的诱惑 , 在传播主体与传播受众的带领下 , 作为消费主体的女性变成了商品本身 , 在消费社会中被买家与卖家两者共同吞噬 。
“从广义上看 , 女性消费是指女性在参与消费中所扮演的各种角色(如女性作为决策者、购买者、使用者等)从而参与完成消费的全部过程 。 狭义上的女性消费则是指女性为满足自身需要而使用小号物品的消费过程” 。
需要注意的是 , “女性消费”词汇中的女性是主体 , 而“消费女性”一词的女性是客体 , 当女性作为消费主体时 , 则意味着女性在消费领域成为了主导者与决定者 。
“所谓女性主体性是指女性作为主体存在对自身在客观世界中的地位、作用和价值等方面的一种自觉能动性 , 集中体现为女性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
在消费主义文化的影响下 , 女性作为主体往往受到诸多因素的干扰 , 包括对商品符号意义的追求、被媒介铸就的商品奇观所诱惑……
网络“她综艺”中的女性消费主体以两种不同的消费对象而存在:其一 , 综艺内容本身的消费 , 直接决定了平台收视率 。 前文提到 , 网络“她综艺”的女性受众占比远远超过男性受众 , 因此她们都可以被称作为女性消费主体 。
其二 , 综艺附加产品的消费 , 这决定的是投资方可获取的经济效益 , 女性受众通过付费的方式成为消费主体 。 为什么说资本由文化主导转变成了经济主导?首先要谈一谈在综艺内部发生的转变 , 这与以上提到的两种不同消费对象息息相关 , 受众最开始选择观看的“她综艺”时 , 一定是带着兴趣或疑问而进行的选择 , 属于精神层面 。
即便是某一特定粉丝群体带着追星目的选择综艺 , 那么这也只是粉丝文化的特征之一 。 到目前为止 , 这些行为与经济暂时没有产生必然联系 , 而是建立在精神文化、粉丝文化等文化因素的基础上 。 直到冠名商标语萦绕、植入式广告无处不在、嘉宾沉浸式带货等形式接连在综艺播放过程涌现 , 经济因素开始疯狂介入 。
在明星的推荐、广告的轰炸、市场的引导与诱惑下 , 她们被迫选择母婴产品、衣服品牌等一系列生活用品 , 女性消费主体处于被迫接受的状态中 。 “所有那些高跟鞋、长裙、胸衣、不切实用的女帽以及不顾及舒适度的一般现象 , 是一切文明妇女服装的显著特征 。
这些佐证的事实足以证明 , 在现代文明的生活方式中 , 在理论上妇女们仍处于经济上依赖男子的地位 , 在高度理想化的意义上 , 或者可以说她们仍然是男子的动产” 。
其次再来谈谈网络“她综艺”行业整体是如何在文化与经济因素之间运筹帷幄的 。 “她综艺”类型与话题的确定必须建立在现实文化现象的基础之上 , 例如职场观察类综艺的出现是因为已婚已育女性长久以来在职场中被歧视 , 而男性几乎很少受到影响;在人类的刻板印象中 , 女性尤其是中老年女性是社会的弱势群体 , 于是“姐类”“妈类”综艺层出不穷 , 急于展示女性独立且自信的生活现状 。
与此同时 , 由于综艺的驱动力是经济效益 , 所以这些类型与话题的诞生终究是为了吸引受众观看并消费 。 如果不以经济效益为目的 , 那么“她综艺”还会接连不断地出现吗?在集中探讨女性作为消费主体的同时 , 那么剩下的一批男性消费者呢?由于网络“她综艺”的男性受众较少 , 且内部广告并不是针对他们 , 他们更多地是带着凝视的目光来消费女性的身体 。
推荐阅读
- 超10万斤!长江泸州段出现大量野生鱼群,未来是否会出现鱼满为患
- 为什么非洲有20万中国人不愿回来?“帝王般”的生活让人舍不得
- 顺利抵达月球,美国登月新飞船到站,花的时间为何比阿波罗更长?
- 房车|为什么不开房车自驾游了,老司机直言这3个缺点太折磨人
- 新的核系统将为月球基地提供动力,预计将于2028年启动并运行
- 为什么被诈骗分子骗去的钱,通过银行无法追回来?
- 诺贝尔究竟有多少钱?为啥诺贝尔奖都发了122年,还没发完?
- 海洋上的“漂浮黄金”:是鲸鱼的排泄物,为何人工取就毫无价值?
- “为爱冲锋”男子与妻子复合,合体直播,人气达6万,遭网友嘲讽
- 师出VVER同门!扎波罗热核电站和田湾核电站的命运为何截然不同?到底是啥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