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近20年东亚沙尘暴活动减弱?原因揭示


为何近20年东亚沙尘暴活动减弱?原因揭示


文章图片


近几十年来 , 东亚沙尘暴活动整体上呈减弱的趋势 。 过去沙尘暴活动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 其未来将如何变化 , 这是广为关注的科学和社会问题 。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科研团队联合德国科隆大学、美国德州农工大学、国家气候中心等团队开发的风蚀起沙模型 , 开展了2001~2017年东亚地表起沙通量的模拟试验 , 并通过考虑地表风速、土壤湿度、植被覆盖等单个因子变化的多组敏感性试验间的对比 , 量化了地表风速、土壤湿度、植被覆盖等不同因子对2001~2017年东亚沙尘暴活动减弱趋势的分别贡献 。 这一研究成果日前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通讯》发表 。

结果表明 , 相比于2001年 , 2010~2017年东亚主要沙尘源区的起沙量从3.08亿吨/年减少到了2.02亿吨/年 , 减弱明显 。 从变化的原因来看 , 沙尘源区上地表风速减弱、植被覆盖增加、土壤变湿均起到了重要作用 , 分别贡献46%、30%、24% 。 可见 , 风速减弱起主导作用 , 而植被覆盖增加和土壤变湿也有关键作用 。

进一步分析表明 , 气象要素变化是导致近20年来东亚沙尘活动减弱的主要驱动因子 。 近年来的风速减弱可能与全球变暖、气候系统年代际变化有关 , 植被覆盖增加则与地表气温增加、生态恢复工程等紧密相关 , 而土壤变湿可能与降水的变化有关 , 但其原因更为复杂 。 因此 , 预估未来沙尘活动的变化趋势需要同时考虑这些要素的综合影响 。

这项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和认识近20年来东亚沙尘暴活动演变的原因及机制 , 同时也为未来沙尘变化趋势的预估提供关键的线索 。

【为何近20年东亚沙尘暴活动减弱?原因揭示】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