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1989年 , 笔者从大连理工毕业 , 一晃三十三年 。 作为一名生长在大东北 , 学习工作在大东北的企业管理者 。 东北的兴衰我历历在目 , 媒体和学者对东北的评论 , 自己时常关注 , 也经常陷入思考和剖析 。 写此小文对一些见解进行探讨 , 感谢大家对我家乡的关心 。
一曰懒 。 东北经济持续下滑 , 真是王小二过年 , 一年不如一年 。 究其原因懒惰是其一 。 专家学者 , 坊间精英 , 文化名人纷纷探究其原因 , 各种意见杂糅一团 。 虽未有定论 , 但东北人懒惰的行为是造成经济下滑的论调占比很大 , 特别是坊间更是尘嚣甚上 , 使得东北人甚是不平 。
懒者 , 不行动 , 不作为也 。 纵观历史长河 , 东北人有自古居住的东胡 , 鲜卑 , 乌桓 , 金 , 扶余 , 蒙古 , 汉族等杂糅于一起 。 苦寒之地生存之人 , 日日渔猎耕种 , 懒惰之基因早已淘汰 。 自满人所谓的从龙入关造成东北地广人稀 , 直至满清后期开放柳条边封地 , 到民国大量山东、河北、河南移民从海陆两线闯关东 , 开发东北 。 闯关东者的后代中 , 应该不缺少勤劳的基因 。
建国后 , 大庆 , 一汽 , 鞍钢 , 共和国长子们挥汗如雨 , 艰苦奋斗 。 生产的物资源源不断输送到全国各地 , 此非懒人之所为也 。 开发北大荒 , 建设共和国产粮食基地 , 解决吃饭的问题 , 这不是懒人所为 。 建国后我国的工业框架体系建设 , 东北输送了各类人才 , 有的是成建制输送 , 这些人可不是懒惰之人 。
二曰滑 。 东北是个移民之地 , 开发历史不长 。 一个人来到陌生环境必然要求安全感 。 这就促使他处处小心 , 脑后长眼 。 遇事则保护自己 , 不轻易出头 。 其中大家比较诟病的好勇斗狠 , 也是需求安全感的一种方式 。 没有家族的保护 , 没有社会根基的支持 , 造成了遇事就躲 , 口吐莲花的承诺而不践行的性格 。
图-东北亚铁路
最近10多年间 , 东北人去北京 , 上海、广东、海南 , 人口大量流出山海关 。 也确实将一些不好的习惯带出去了 , 但随着时间推移 , 这种滑也理应会逐渐改善 。
图-哈尔滨
三曰无诚信 。 东北人给人一种说大话使小钱 , 许诺而不实现 , 借钱不还的恶劣印象 , 给人以无诚信之感 。 这种现象在东北确实比较严重 , 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 东北人语言发达 , 表达能力强 , 见面熟热情好客 , 容易表达过度致使名惠而实不至 , 给人以心理落差 。 这在谈生意做买卖的过程中给客户造成忽悠 , 不诚实的感觉 , 漂亮话背后是尴尬的现实 。 久而久之 , 生意人本色尽失 。
图-长春
总体来说东北人不懂生意经 , 和具有浑厚商品经济氛围的地区人来比 , 东北人相当于小学生 。 东北人出生之地是沃野千里 , 物产丰富 , 经济活动简单 。 讲究的是三亩地一头牛的日子 , 缺少经济文化的熏陶 。 经济大潮来临 , 优缺点在经济活动中生猛运用 , 形成了这种不诚信的结果 , 也体现了商业文化积淀的不足 。
图-沈阳古城
总体来说是东北地缘 , 计划经济 , 历史积淀等原因 , 形成了一些天然缺陷 。 随着东北人的特点被人所了解 , 东北人也逐步改变 , 大家的心理差距也会越来越小 。
【东北人懒且不讲诚信?我看有误解】作者:谦谦大有 , 大连理工大学(本科) , 辽宁大学工商管理(硕士) , 曾任国企管理者 。
推荐阅读
- 年轻夫妻高速上吵架,妻子要跳车,得知原因后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 用手机摄像头检测核辐射,这事到底靠不靠谱
- 心脏中刀满身苍蝇,没想20小时后被村民捡尸,他竟开口说话
- 2013年丈夫三次将妻子踢到床下 她用一条丝巾要了他的命
- 河南一储户称5万存款不翼而飞,监控数据被覆盖无法证明存过钱
- 2015年广东一女子发了条朋友圈:没想到竟揭开了丈夫的真实身份
- 汽车热闻:FF 91再融资今年却难交付,特斯拉国外事故是质量问题
- 上海一居民因邻里矛盾连开 5 年震楼器,整楼遭殃,怎么办?
- 山东烟台,两名男子结伴下海游泳,海面突然起雾,根本辨别不清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