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浙江这个古村落依山傍水,被称为唐诗之路的明珠,到处是人文传说

贵州|浙江这个古村落依山傍水,被称为唐诗之路的明珠,到处是人文传说

文章图片

贵州|浙江这个古村落依山傍水,被称为唐诗之路的明珠,到处是人文传说

文章图片

贵州|浙江这个古村落依山傍水,被称为唐诗之路的明珠,到处是人文传说

文章图片

贵州|浙江这个古村落依山傍水,被称为唐诗之路的明珠,到处是人文传说

文章图片

【贵州|浙江这个古村落依山傍水,被称为唐诗之路的明珠,到处是人文传说】贵州|浙江这个古村落依山傍水,被称为唐诗之路的明珠,到处是人文传说

文章图片

贵州|浙江这个古村落依山傍水,被称为唐诗之路的明珠,到处是人文传说

文章图片

贵州|浙江这个古村落依山傍水,被称为唐诗之路的明珠,到处是人文传说

文章图片


浙江省绍兴市天姥山西麓有一个古村 , 曾经因为长满斑竹而闻名 , 不少文人墨客来这里寻访游玩 , 使之成为唐诗之路的重要节点 。 这个村子名为“斑竹” , 后来写作“班竹” , 据说是一个风景秀丽且充满传说的地方 。 我特意选择了一个时间 , 只身对这里进行了探访 , 发现这里的风景果然别具一格 。

班竹村靠近104国道 , 两边都是绵长的山峰 , 一条长溪从村子中间穿过 , 整个村子都处在山谷里 , 呈狭长形分布 。 村子的南北两端和中部均有进村入口 , 它们均靠近公路 , 所以到村子游玩非常方便 。

村中的长溪名为惆怅溪 , 又被称为桃源江 。 它穿越了整个村庄 , 是班竹村的灵魂所在 。 惆怅溪两侧从南往北分布着唐诗文化长廊、海关亭、观音阁、太白殿、司马悔桥、司马悔庙、古驿道、大京潭、天姥桥、章家祠堂、状元楼、霞客亭和青云梯登山步道等景点 。 其中很多都流传着充满传奇的故事 。

传说之一就是惆怅溪的来源 。 据说东汉时期 , 刘晨与阮肇去天台山采药 , 途中遇到两位仙女 , 便与她们分别结为夫妻 。 半年后刘晨与阮肇辞别妻子回乡省亲 , 返回后发现仙女与家都不见了 , 两人在班竹村的溪畔徘徊良久 , 惆怅不已 , 后人于是将溪流命名为惆怅溪 。

另一个传说是 , 唐代道教上清派第十二代宗师司马承祯隐居在天台桐柏山 , 本来无心仕途 , 可是耐不住唐玄宗数次征诏 , 决定前往京城赴任 。 他走到这里将要过桥时心生悔意 , 后人就将这座桥命名为司马悔桥 。

司马悔桥建于唐代 , 但后来被损毁 , 现存的桥梁是清代重建的 , 是一座由鹅卵石和方石砌成的石拱桥 。 桥身高跨于惆怅溪上 , 两侧爬满青藤 , 显得古朴而沧桑 。 又说官员们经过这座桥时 , 要么落马 , 要么下轿 , 以示敬仰 , 所以后人又将之称为“落马桥” 。

李白一首《梦游天姥吟留别》的千古名篇让天姥山广为人知 。 班竹村毗邻天姥山 , 所以这里自然少不了关于李白的文化符号 。 这里和邻近的横板桥村一样 , 不仅有太白殿 , 还有唐诗文化长廊 , 随时能够感受到诗仙李白对这里的影响 。

班竹村因盛产班竹而名 , 可是如今村子里随处可见的并不是竹子 , 而是树林 。 这里的树木枝繁叶茂 , 其中不乏百年以上的古树名木 。 譬如司马悔桥四周就生长着大量的银杏、银桂等 。 银杏叶一片金黄 , 与周边的绿树和古庙等构成了一片清静而又美丽的风景 。 这里特别适合拍照 , 或者在溪畔漫步 , 是一个很适宜游玩和休闲的地方 。

司马悔桥旁边有一众风景 。 它的东面是司马悔庙 , 西面是太白庙和观音阁 , 桥下是惆怅溪 , 南面是大京潭 。 从大京潭往上游走 , 整条惆怅溪的两边都长着繁茂的树木 。 溪上和林间的空间也被利用起来 , 修建了水上乐园和水上探险拓展等项目 。

惆怅溪的东面是班竹村的主体 , 两排建筑沿着溪水而居 , 中间留出一条狭窄而幽长的老街 。 这条老街又被称为古驿道 , 是古代从新昌翻越天姥山进入天台的驿路 , 据说是南朝著名诗人谢灵运率众开拓的 , 所以又被称为“谢公道” 。

古驿道由鹅卵石铺就 , 两边的房子鳞次栉比 。 这些房子除少部分新建的房子外 , 大部分都是以前的建筑 , 看起来相当古朴 。 中午时分 , 村民们从外面劳作归来 , 他们有的肩挑 , 有的手担 , 从古驿道上经过 , 让古朴的乡村又多了几分乡土风情 。

让人称赞的是 , 古驿道两旁的房子有些保留了商铺的属性 , 有些被改建成农家乐和酒家 , 但并没有让这里的商业气味太浓 , 整条长街看起来依然很古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