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福建穷小子75元创业,成亿万富豪后惨遭破产,为何守财难?( 二 )


第四天 , 邱启光终于等来了人生中的贵人 。 搞装潢的老板邓浩明找到他 , 想让他去做这家工厂漆墙面的工作 。
邱启光连价钱都没问 , 毫不犹豫就答应了 。 虽说每天工作到很晚 , 但邱启光与别的油漆工不想同的地方就在于 , 每次干完活 , 都要把地上的污渍、胶漆擦得干干净净 。
这个习惯 , 邱启光坚持了好多年 。 细节决定成败 。 有时候 , 一个细小的习惯 , 可以成为一个人成功的密诀 。
邱启光注重细节的习惯 , 也让他很快在老板身边脱颖而出 , 受到重用 。

一天 , 邱启光干完了一天的活 , 正在忙着清扫场地 , 有个年轻人走了过来 。 他没有说话 , 只是东看看西瞧瞧 , 转了一圈就走了 。 邱启光也没在意 , 收拾完就回家了 。
第二天 , 就在同一时间 , 邱启光又遇到了那个年轻人 。
这次 , 他走上前来 , 带着好奇跟邱启光聊了起来 , 邱启光也就一五一十地讲了自己的经历 。

这个人不是别人 , 正是这家台资企业的少公子 。 回家以后 , 他把看到的情形和邱启光的事情告诉了父亲 。
恰好父亲手边有几个小工程没有人做 , 就让他再去观察邱启光几日 , 如果此人确实做事踏实认真 , 不如就把事情交给他去做 。
第三天 , 邱启光仍然如此 , 干完活 , 认真地清扫着场地 , 让老板钦佩不已 , 就把厂里的维修工程和铁皮棚通道都承包给了邱启光 。
邱启光抓住了这次难得的机会 , 事业慢慢有了转机 。
三年时间 , 他还承包了厂里的食堂、养猪、运输 , 也正是这段经历 , 让他赚得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 100万元 。
更重要的是 , 邱启光真正接触到了钢结构行业 , 了解了钢结构方面的知识 , 也萌生了创业的想法 。
这段时间 , 邱启光还完成了终身大事 , 生了两个大胖小子 , 日子过得风生水起 。

1999年 , 邱启光决定出来单干 。 他成立了一支施工队 , 挂靠在朋友企业名下 , 聘请了两位业务员 , 开始了创业之路 。
在全国各地跑业务的当口 , 邱启光发现 , 钢结构在我国刚刚起步 , 如果此时步入钢结构行业 , 一定会有更大的前景 。
2002年 , 邱启光回到老家上杭县 , 注册了福建省上杭县亿鑫钢业有限公司 。
正如他所料 , 当年 , 公司就把业务做到了天津、江苏、浙江等地 , 年收入达到2000万元 。
2003年邱启光趁热打铁 , 又以自己名字命名 , 在东莞成立了“启光钢结构材料有限公司” , 并建了厂 。
经过努力 , 邱启光的公司终于走上了设计、生产、加工、制作一条龙的钢结构产业 。
2004年 , 他再次把厂房面积扩大到4000多平米 , 还拿到国家钢结构一级资质企业证书 。

接下来的几年 , 邱启光的事业越做越大 , 旗下拥有了16家公司 , 产品远销10多个国家和地区 , 年产值超过20亿元 。 邱启光成了名副其实的亿万富豪 。
事业有成的邱启光 , 还不忘妻子的情意 , 总是抽时间回家陪伴家人 。
自打与妻子结婚以来 , 23年了 , 除了出差的时间 , 邱启发几乎都把时间留给家人 。 节假日 , 他不忘给家人送去浪漫和惊喜 。
除了把时间留给爱的人 , 邱启光还不忘感恩社会 。
2008年汶川地震后 , 邱启光积极捐款捐物 , 还完成了灾区生产和安装安置房的任务 。

在家乡 , 邱启光还成立了教育基金会 , 修建校舍 , 帮助贫困学子入学 。

除此之外 , 他还帮着家乡修了公路 , 扶贫助困 , 完成了一系列报答家乡的活动 。
感恩 , 是一个人最基本的品质 。
有了邱启光的感恩之心 , 荣誉也纷至沓来 , “广东省抗震救灾先进个人”、“爱莞使者”、“抗震救灾重建家园先锋号” , 成了邱启光一生的荣耀 。
2010年 , 邱启光不顾其他人的反对 , 独立承接了美国立体四维过山车工程项目 , 开始把目光转向国际市场 。
但没过几年 , 随着市场变代 , 启光集团却慢慢消失在大众视野里 。
等到再次出现在大众面前时 , 已陷入困境 , 无法自渡 。
2018年7月 , 东莞市法院的公告中 , 发布了邱启光的启光集团破产重组的消息 。

2020年3月31日 , 东莞市法院作出裁决 , 启光集团实质合并破产清算 , 邱启光也多次出现在失信人黑名单中 。

至此 , 邱启光辛苦20年创业的商业帝国轰然倒塌 , 他也销声匿迹了 。 为何守财那么难?20年的商业帝国落到今天这个地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