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代,戴伟放弃在英国优越的生活回国,20多年后成魔法爷爷


九十年代,戴伟放弃在英国优越的生活回国,20多年后成魔法爷爷


文章图片


九十年代,戴伟放弃在英国优越的生活回国,20多年后成魔法爷爷


九十年代 , 牛津大学博士戴伟放弃在英国优越的生活 , 选择来到中国埋头做实验 。 没想到 , 二十多年后 , 他竟然成了网红“魔法爷爷” 。


1958年出生的戴伟是传说中的学霸 , 他凭借着兴趣这个独门秘籍 , 成为了牛津大学的化学博士 。 本来他可以一直在英国享受着安逸的生活 。 然而成功的人往往都喜欢接受挑战 。

1987年 , 一次偶然的机会 , 却改变了戴伟一生的轨迹 。


那年 , 他到中国参加会议 , 当时的中国相对于英国来说还非常落后 。 可是从那以后 , 戴伟每一次再来 , 都看到中国以日新月异的速度在改变 , 就像他的化学实验一样神奇 。


就这样 , 他被这片有着无限能量的土地深深地吸引住了 。


1996年他接到了北京化工大学的橄榄枝 , 这一下点燃了他对新生活的渴望 , 于是义无反顾地辞去了英国的工作 , 直奔北京 。


来到北京后 , 戴伟成为了教授 。 在讲课的时候 , 他发现中国的学生根本没机会做实验 , 他们都是靠着死记硬背而来取得成绩的 。 这在戴伟看来 , 是非常可惜 , 千变万化的化学 , 怎么能只是纸上死板的公式呢?他暗暗下决心要改变这样的现状 , 从中小学生开始 , 培养他们对化学的兴趣 。


可是要做到这样 , 戴伟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语言问题 。 这不单单是要会中文那么简单 , 更需要把复杂死板的化学用语说得生动有趣 。


苦练了几年以后 , 2008年 , 戴伟尝试着给其他专业的大学生做实验 , 看着学生们好奇的眼神 , 他知道科普化学实验势在必行 。


三年后 , 戴伟终于争取到英国皇家化学会提供的1000英镑项目资金 , 开始了他在中国漫长的化学科普之路 。

戴伟没有选择给北京附近的学生普及 , 而是挑战难度 , 去到边远的山区 。


山区里交通不便 , 而且没有可用的实验道具 , 戴伟每次去一个地方 , 都需要坐很长时间的车 , 扛着大大的行李箱 。 几经周折才能到达目的地 。


不管来的学生有多少 , 只要看到孩子们发亮的眼神 , 顿时他就会觉得所有的艰辛 , 都是值得的 。


这十年间 , 他几乎跑遍了中国的各个山区 , 但收效甚微 。


直到2018年春节 , 又一个偶然的机会 , 让戴伟的瓶颈得到了突破 。 那年暑假 , 他空闲在家 , 就学着朋友那样刷短视频 。


刚开始 , 他也被短视频逗得哈哈大笑 , 可还没笑完 , 他就突然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


说干就干 , 戴伟整理了几组学生们最喜欢的实验 , 在这基础上更加精进一些 , 增加了不少颜色和有趣的元素 , 打造出来的效果就像拍电视剧时候的特效场景 。 他把这些实验全部拍下来 , 放到自己的账号上 。


其中一个视频里 , 戴伟把绿色的液体与其他液体融合 , 瞬间一大堆泡泡从瓶子里涌来出来 , 升向空中 , 可更神奇的一幕发生了 , 这些泡泡居然变成了大象的形状 。 这个视频的播放量一下子就飙升到了百万次 。


网友们更是在评论区讨论得热火朝天 , 他们从来都没见过这么神奇的实验 。 戴伟马上意识到 , 在短视频上做实验 , 就是用最小的成本把更多的小朋友吸引过来 。
【九十年代,戴伟放弃在英国优越的生活回国,20多年后成魔法爷爷】
自此以后 , 他不断在网络平台上更新各种有趣的实验 , 戴伟就是希望通过这些有趣的化学实验 , 吸引到更多热爱化学的人 。

在小朋友的眼中 , 这个像圣诞老人的爷爷简直就是个魔法师 , 会变出各种各样的戏法 。 但是 , 戴伟真正的戏法 , 就是让化学实验在中国从无到有 , 让我们向他致敬!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