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在第一次亲眼目睹火山爆发后 , 便陷进去了 。 在火山口与岩浆对视过 , 日后便很难安于平庸的人生 。
今后的日子里他们是出生入死的爱人 , 也是志同道合的知己 。 某种意义上也是远离时代主流而超凡脱俗的灵魂伴侣 , 似乎是地质学家中智性恋的典范 。
两人放弃了大都市里安逸舒适的居住条件 , 宁可把家搬到恶劣的生态环境之中 , 以便更亲近地观摩火山景观 。 从这层寓意而言 , 如若译名为《火口的两人》也挺贴切 。
世人为之颤栗的火山 , 是Mauice和Katia终生的事业 , 生命的归宿 , 也是爱情的见证 。
“Me Katia and the volcanos it’s a love story.”连火山夫妇都在打趣自己和火山之间组成了三角恋情 。
Mauice和Katia探访世界不同角落的火山就像是在享受惊险又刺激的蜜月旅行 。 熔岩散发出的红色光芒似乎是象征爱意的浪漫话语 , 随岩浆汹涌而发 。
虽名为《火山挚恋》 , 但导演本就无意煽情 , 没有挥霍过多笔墨着重刻画两人之间的感情 。 观者反而是从那些火山爆发时两人相互依偎的背影中解读出罗曼蒂克的信息 。
“理解 , 是爱的同义词 。 ”很难想象到这对夫妇偏爱在火山爆发的边缘起舞 , 共享这份令人不可思议的极致欢喜与寂寥 , 与死亡调情 。
他们几十年如一日地记录着山脉的褶皱、岩浆的纹理、土壤的构成...各种自然的律动 。 熔岩雨中漫步穿行 , 硫酸湖里乘小艇划桨 , 身临其境地倾听着火山的“窃窃私语” , 跟随地球的韵律生活 。
纵使与周遭与世俗格格不入 , 却依然步履不停 。 为了心爱的火山千千万遍赴汤蹈火在所不惜 。 我愿称之为真正的《火山边缘之恋》 , 虽然和罗西里尼英格丽褒曼的那部没有半毛钱关系 。
两人之间的情感就同对火山狂热的依恋一样 , 坚如磐石 。 能找到热爱的事物 , 本就很幸运了 。 如若能碰巧遇到共同热爱相同事物的伴侣 , 那更是加倍幸运 。
“能同途偶遇在这星球上 燃亮飘渺人生 多么够运 ”毕竟不谈情投意合共赴山海 , 现实生活中能尊重各自喜好都可遇不可求 。
无论是兴趣爱好、生活方式还是职业生涯 , Katia和Maurice都无比契合同频共振 。 陪伴彼此冒险闯荡多年胜过无数甜言蜜语 , 最终一同长眠于挚爱一生的火山甚至有些叫人有些艳羡 。
总觉得火山夫妇拍摄的纪实影像有种法国新浪潮的视听活力 , 自由而奔放 。 看来好的科学家也是优秀的艺术家 , 法兰西连科学家天生浪漫 。
在有限的电影胶卷中 , 他们还捕捉到了几个牛仔在火山下策马奔腾的画面 , 还挺契合摄影美学中的「决定性瞬间」概念 。
导演在这选用了莫里康内为《黄金三镖客》创作的经典配乐 , 下一幕镜头逐步拉向冉冉升起的鲜红太阳 , 颇有西部片的狂野浪漫 。
令我们叹为观止的除却奇伟壮丽的火山景观外 , 也惊愕竟有人穷极一生乃至付出生命的代价成为火山的守望者 , 从事着如此危险而迷人的科研工作 。 “Curiosity is greater than fear.”
明知山有虎 , 偏向虎山行 。 临近死亡 , 却数次无惧与死亡调情 。
人会爱上自己所知的事物 , 却更爱未知的事物 。 正是这份探索未知的信念支撑他们如月黑天昏的夜行者一样 , 在暗中摸索前进 。
哪怕最后献身于火山之中 , 那也是自然而然求仁得仁的结局 。
旁白从开头就明确告知Katia和Maurice将在1991年不幸离世 , 虽未在此时道清遭遇的具体缘由 , 但想必观者都心知肚明与火山脱不了干系 。
此前他们虽嘴上说着厌世 , 但却始终悲天悯人 , 心怀苍生 。
1985年哥伦比亚内瓦多德尔鲁伊斯火山大爆发 , 火山夫妇此前对灾难做出的准确预测并未能被政府采用及时撤出当地居民 , 事后约有两万五千人葬身于火海之中 。 冷酷无情的火山似乎除了馈赠苦难外 , 并不屑于向世人回应温暖的问候 。
人类世界对权力的争夺 , 在大自然的威慑下显得又是那么地苍白无力 。 不免感慨道寄蜉蝣于天地 , 渺沧海之一粟 。
于是 , 不再让火山谋杀人类成为Katia和Mauice余生最大的信条 。 回归人类脆弱不堪的本真 , 探索火山的奥秘虽为初心却已退而居其次 。
他们在更加危险的火山边缘行走 , 花费了更多的精力制作火山科普记录片以期引起世人对火山危害的重视 , 教导人们如何有效梳理逃散 。
推荐阅读
- 泰州|杉木成林河网密布,这个游人不多的江南小城,更有湖鲜美味的诱惑
- 泰州|扬州旁边有个安逸小城,为了吃都值得去一趟!知道的人太少
- 泰州|山东省著名的“避暑胜地”,夏天平均气温不到25,还很适合养老
- 泰州|辽源市的风景大家都知道吧?跟我一起来看看吧
- 泰州|国内这座城市耐人寻味,历史文化悠久,外地游客来到也会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