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关注我们 , 更多精彩
所谓北疆看风光 , 南疆看人文 。 喀什 , 是新疆人文的起点 , 而巴扎 , 则是这人文的橱窗 。
巴扎是维吾尔语 , 意为集市 。 对于维吾尔族来说 , 巴扎是社交场所 , 是音乐会场 , 是生活区 , 是所有商品、信息、文化的集散地 。 喀什的每个乡都有自己的巴扎日 , 乡镇之间轮流错开进行 , 所售商品不尽相同 。 巴扎 , 是喀什流动的盛宴 。
在巴扎 , 实现易物自由 。
通常地 , 想要摆摊的人们只需交几元临时摊位费 , 就能各凭本事谋生 。 即使是炎夏 , 方圆几十里的群众也会冒着40度的高温 , 纷纷把自家生产的瓜果、蛋禽、手工制品等拿到巴扎上兜售 。 当然 , 人气王当属各种美食摊位 , 烤包子、烤羊肉、水煮羊肉、手抓羊肉……不一而足 , 买一碗热气腾腾的羊肉汤 , 再将馕掰碎放入汤中 , 便是地道的喀什美味 。
维吾尔族人常说:“只要到巴扎 , 一切不用愁 。 ”
巴扎是能工巧匠们展露手艺的舞台 。 修鞋匠、木匠、铁匠、裁缝、理发师等都相聚于此 , 村民家中有损坏的器具就会打包带到巴扎上修理 。 维族同胞偏好艳丽的色彩 , 巴扎里自然也是五彩斑斓 。 临近古尔邦节时 , 布料、服饰摊位就火爆极了 。 空中悬起的绳子上挂满了艳丽的布匹 , 在烈日中投下难得的清凉 。 女人们徘徊在各个摊位前 , 摸摸这匹、捏捏那张 , 都想找到最合心意的 。 一张布匹约一米五宽、五米长 , 在裁缝的一双巧手之下 , 会被裁剪成一大一小的两条裙子 , 做成漂亮的亲子装 。
荒地乡的牛羊大巴扎是南疆乃至亚洲最大的活畜交易市场 。
每逢周日 , 人们将自家的牲口运至此处 , 牛羊成群 , 人山人海 。 牛羊通常不会明码标价 , 以前是买卖双方在袖筒里“较量” , 现在是通过“握手议价” , 双方在彼此掌心进行暗号交流 , 热闹而有趣 。
来巴扎 , 还是要“看人” 。
素不相识的年轻人会主动上前接过老人肩上装满商品的编织袋;羊肉馆的老板会为年迈拮据的老人送上一块馕、一碗滚烫的羊肉汤;当没有二维码的老人碰到没有现金的顾客 , 也会爽朗地请顾客品尝香浓的自制酸奶……巴扎里 , 藏着维吾尔族的热情和温暖 。
巴扎 , 不是“巴扎嘿”(藏语中的感叹词) , 可来过的人都会发出阵阵感叹 。 如今 , 城市里的商场或市场也被叫做巴扎 , 位于乌鲁木齐的国际大巴扎就是展示新疆旅游业产品和巴扎文化的“新疆之窗”——
但我们依然推荐您入乡而随俗 , 感受巴扎的鲜活 , 体验喀什的烟火 。
—————
以上内容部分节选自《喀什》 , 项目组历经一个月实地采访、拍摄 , 感谢出品单位和喀什当地专家、老师们的大力支持 , 目前作品封面及内页设计工作已经开始 , 敬请期待!
发现城市之美
【喀什|探秘喀什 | 巴扎,嘿!】“发现城市之美”项目组织专业采编团队 , 实地走读中国各地 , 系统收集和发掘每个地方已经消失或即将消失的原生态文化 , 以原创图文书籍、主题纪录片、自媒体、文创产品等为载体 , 打造中国最大的原生态文化素材库 。
推荐阅读
- 草原|宁可错过世界,也不要错过的6处人间仙境,目酣神醉等你来寻
- 喀什|古称“胡城”。位于阿勒泰地区乌兹别克自治县南部,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东北,地势由北向南倾斜,整体呈下凹状态
- 草原|中国有哪些值得一去的旅游景点?
- 喀什|在新疆首府乌鲁木齐市区,有一个特殊的景点,即著名的喀拉喀什老城
- 喀什|位于北疆昆仑山脚下,距离乌鲁木齐60公里。古城始建于六世纪初,距今已有7500多年的历史
- 喀什|日照游记,二刷这座旅行城市后
- 喀什|大西北近年来爆火的景观大道,有多“孤独”就有多震撼!|中国自驾地理
- 喀什|喀什离新疆其他城市到底有多远
- 喀什|游客在喀什古城,却被店家告知,坐一下需要提前支付120元